搜尋blog

留言版

2008年4月30日

[movie] 口白人生

[影片資訊](資料來源: 奇摩電影
片名:口白人生(英文片名:Stranger than Fiction)導演:馬克福斯特(Marc Forster)
演員: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艾瑪湯普森(Emma Thompson)、威爾法洛(Will Ferrell)、皇后拉蒂法(Queen Latifah)
發行公司:博偉電影
官方網站:http://www.sonypictures.com/movies/strangerthanfiction/

[小感]
故事的主角哈洛,是個平凡無奇的國稅局查稽人員,日復一日過著規律的生活。
規律到連刷牙次數、到公車站的步伐數,都一模一樣,
每一天都是昨天的copy。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聽見一個女子的聲音,在描述著他的生活,像是在為他的人生做旁白。
這"旁白"甚至聲稱他即將死亡。
為了避免這死亡的結局真的到來,哈洛開始想盡辦法去找出聲音的真相,
試圖改變結局……

一開始就讓我像被痛擊,
因為我也是這樣重複過著相同日子的人,
演哈洛的演員把那種中規中矩、平凡到無趣的人,演得入木三分。
而哈洛十分實事求是,即使遇到這種詭異的事,
還是試圖想要找出邏輯,
在他邂逅的心怡的女生後,
還必須一邊想辦法搭訕,一邊對抗在耳邊叨唸的旁白,
實在很有趣。
除了哈洛之外的每個角色,也都很立體,
透過幾句台詞,幾個動作,很快的就讓你能抓到他們的個性,
這部戲裡的每個演員都把角色的個性掌握的恰如其分,
很能讓人跟著戲裡的情緒走。

既然有了心愛的人,怎可能接受死亡的結局,
哈洛先是找尋心理醫師幫忙,
醫生判斷這是精神分裂,建議他服藥,
這相當程度的諷刺了心理治療,醫師只會一味的叫你吃藥。
後來在哈洛追問下,才建議他可以找文學專家。
文學專家從哈洛的描述中,
歸納了幾個文學作品類型,
這部份的過程很有趣,看似天馬行空的問題中,
卻可以找出作品類型,
又諷刺又有意思。

在所有的努力都似乎到了死路,
哈洛從電視訪談上認出受訪的作者正是為他旁白的女聲。
追到出版社,試圖找到作者。
作者kay是個社會疏離者,
筆下的人物全都以死亡做結,
為了思考死亡的劇情,甚至到醫院、大廈頂樓、河岸……
去構思如何讓主角死掉。
諷刺的是,kay本身似乎不太有活著的樂趣,
有極大的煙癮,遠離人群,拒絕社交,
哈洛卻願意付諸一切代價,想要爭取活下來的機會。

終於和作者面對面,一切卻已成定局,
kay已經想好了故事結局,卻因為親眼見到哈洛,
震驚又內疚,
哈洛讀完故事,笑著歸還草稿,
承認死亡才是唯一的最好結局。
笑著和心上人相擁共眠,
笑著重複這依舊規律的一天,
在明知道自己將怎麼迎接死亡的情況下,
安穩的過著。

在故事裡,悲劇總是比喜劇要有渲染力,
尤其是那種意外的死亡,
更能讓力道彰顯出來,
可是如果主角是個活生生的人呢?
kay就是被哈洛所感動,
寧可捨棄張力十足的原結局,
改寫成一個"只是還可以"的作品。
只因為哈洛明知道,
如果他那個時刻選擇救人,一定會死,還是義無反顧的衝向前。
而他甚至,還有著心愛的人等他歸去。
那份無私,讓kay覺得這社會需要多一點這種人活下去。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描述觀點的方式,
很幽默又有諷刺,
像是電視採訪kay的時候,
就諷刺了多數採訪者並未真的閱讀過作品,
問出的問題根本與內容相差甚遠,
被作者抓包時就用燦笑帶過。這實在太經典了!
好多鏡頭都有深意,很能讓人反思自己的人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看完文章想有所回應嗎? 請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