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blog

留言版

2016年9月1日

[展覽] NASA特展/H體驗+商店

(展覽資訊詳見前文 NASA特展/前導)
_■展區H體驗-我就是太空人

{展區}太空人、虛擬太空艙、望遠鏡、球形儀、紀念商店
本區是整個特展裡,真的可以體驗太空生活的唯一一環,
不過有些必須另外收費,請自行斟酌。
另,DM裡說,還可以體驗太空人在失重環境下拿東西、穿太空衣,
純粹是宣傳詞,實際上並沒有的。

===太空人===
[照片]Bruce McCandless II執行STS-41-B任務期間的艙外漫步
通常EVA都會將太空人綁在艙體或機器手臂上,
但這次布魯斯是用MMU氮氣推動,背景是地球雲圖。
》延伸: NASA/Backpacking

[照片]Charles Moss Duke, Jr.
》延伸: 維基百科/查爾斯·杜克

[照片]查爾斯·杜克在阿波羅11登月後的照片

[照片]查爾斯·杜克在阿波羅16期間採集樣本(1972/4/16)

[照片]阿波羅11任務三人組:阿姆斯壯、科林斯、艾德林(1969/3/30)
》延伸: NASA/Apollo 11 Crew Portrait

[平板]緬懷故去的太空人

===體驗===
__★虛擬無重力太空艙(NT50)
設置四方體封閉展箱,正中間設立透明椅子,
可以坐在椅子上雙腳懸空,搭配左上角的圍棋,拍出無重力漂浮的模擬照。
但在這空間裡,當然不是真的無重力,只是個佈景,就像顛倒屋那樣。

__★復古天文望遠鏡
鏡架柱體浮刻星象圖案,造型復古,往鏡頭裡看,會有一些星象圖。

__★球型天文儀
搭配平台點選行星圖案,球體上會投影出該行星的外觀,
平台則會展示該行星的基本資料和簡介,但是是英文介面。

___☆球形儀

___☆平板

__★G重力體驗訓練儀(NT200)
將太空人用來熟悉G重力的儀器,設置成小型給訪客們體驗的設施,
這個體驗是本展最大的賣點,但所費不貲,體驗時間也不長,
感覺有點像遊樂園裡的離心力遊樂設施,值不值得就看個人了。

===閣林文創紀念品商店===

本區屬於場外,請確認出到本區前,展區內已經全數參觀完畢,否則離開後無法再入場。
另,這次特展內共有5個紀念章,可以利用售票口販售的導覽集章冊(NT50)來收集。

*佈景

*機台:紀念徽章/限量紀念鑰匙圈/紀念幣機

*機台:大頭貼機/姓名貼機

*文創商品

*太空食物

*太空模型

*戰利品-導覽集章冊

*戰利品-導覽手冊

*戰利品-NASA貼紙

【各展區文章連結】
前導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7/nasa.html
A啟程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7/nasaa.html
B探索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7/nasab.html
C狂熱
  a.美國區年表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ca.html
  b.蘇聯區年表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cb.html
  c.美蘇領導人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cc.html
  d.年表與周邊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cd.html
  e.美蘇首位登空太空人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nasace.html
  f.周邊與總統演說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cf.html
D突破
  a.起源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da.html
  b.先鋒者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db.html
  c.文物、短片、模型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dc.html
  d.發動機、火箭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dd.html
E堅忍
  a.太空衣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ea.html
  b.個人化小物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eb.html
  c.登月車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ec.html
  d.登月艙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ed.html
F創新
  a.水星任務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fa.html
  b.雙子星任務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fb.html
  c.阿波羅任務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fc.html
  d.組件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fd.html
  f.控制中心與太空實驗室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f.html
 2a.對接與太空梭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f2a.html
 2b.零件與哥倫比亞號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f2b.html
 2c.哈伯天文望遠鏡與太空站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9/nasaf2c.html
G參與
  a.福衛一號二號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ga.html
  b.太空看台灣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gb.html
  c.福衛三號五號七號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gc.html
  d.太空垃圾、科技星空樹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gd.html
H體驗、商店 ←You Are Here

[展覽] NASA特展/F創新/2cHST.ISS

(展覽資訊詳見前文 NASA特展/前導)
_■展區F創新-走在時代與科技的前端

{展區}哈伯太空望遠鏡與國際太空站
===哈伯望遠鏡===
[QR碼]http://qrcode.frog.tw/exhibition/detail/56

[平板](引用簡介)哈伯太空望遠鏡(HST)
HST以其偉大的科學發現聞名,它一手創立天文學領域的公共關係榮景。HST是NASA建造,及歐洲太空總署(ESA)提供協助,並在馬里蘭州格林貝爾特戈達太空飛行中心進行控制。科學任務是來自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太空望遠鏡科學協會(STScI)。哈伯太空望遠鏡和康普頓γ射線天文台、錢德拉X光天文台、史匹哲太空望遠鏡一起被歸類為NASA傑出的天文台。望遠鏡是以美國天文學家愛德溫.哈伯為名,哈伯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觀測宇宙學家。在1920年,哈伯發現星系在銀河系之外,證明宇宙是均勻膨脹的。
太空望遠鏡早在1923年就被提出。1970年建立HST,並計畫於1983年發射升空,但該專案被技術延誤、預算問題及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災難所困擾,最後在1990年經由發現號太空梭搭在發射時,發現哈伯望遠鏡的主鏡因為製造誤差,所以形狀是歪曲的。此結果導致球面像差,望遠鏡不會將所有光集中到一個焦點,而造成星光變得模糊。幸運的是,哈伯望遠鏡的設計是為了供太空人在太空使用。四次費力的太空維修、升級以及光學系統更換的任務。隨著哥倫比亞事故的發生,第五次任務因為安全因素被取消。然而,隨著激烈的公眾討論,美國太空總署行政管理主任麥克.格裡芬批准了一個最終維護任務,並於2009年完工。

[平板]
HST是放置在地球的軌道上,是第一大觀測範圍可從近紅外線到紫外線的望遠鏡。宇宙對持續數十億年旅程的電磁輻射來說是透明的,然而在輻射到達地球上的望遠鏡之前的幾微秒,它必須穿過我們的紊流大氣和精細的宇宙細節而變得模糊。因此,觀測天體橫跨光譜電磁光譜區段是不可能的。在太空中放置望遠鏡,是避免此問題的解決方法。HST可觀察大量的紅外線和紫外線的波長,而這兩種輻射會完全被地球的大氣層過濾。科學家可以透過研究它所發出的各種波長,來檢驗如恆星般的天體。
望遠鏡的核心是主鏡,直徑2.4公尺(7.9英呎),與配有主鏡的地面望遠鏡尺寸小四倍。儘管如此,哈伯在距離地球表面596公里(370英哩)高的軌道上運行,每秒8公里(每秒5英哩)。這讓它超越地球的大氣層,讓它變得非常清晰。HTS的主鏡光學鏡面,是有史以來拋光鏡面中最光滑的,表面公差為每一英吋百萬分之一。它是由熔融石英玻璃製成,重量約為800公斤(1800磅)。HTS可以瞄準和用0.05弧秒角度解析天體,這就像從美國看到東京一對螢火蟲,視野比傳統大型地面望遠鏡的解析度好10到20倍。

[照片]發現號太空梭在第二次維修任務期間拍的HST(1999/12/19)

[平板]
HST能夠在幾乎沒有背景燈的情況下,拍出極高解析的相片。哈伯檢驗光的能力比地面最好的望遠鏡還要好五倍,因此可以看見被埋在時間迷霧中一些最深刻的奧秘。HTS的清晰視覺引發了光學天文學革命,哈伯記錄了一些最詳細的可見光圖像。望遠鏡還可以看到微弱的物體靠近明亮的物體,對研究行星和活動星系發光原子的周圍環境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要求。
許多哈伯望遠鏡的關側已經帶領天體物理學上的突破,如精確地確定宇宙膨脹率,和接漏宇宙的年齡是13000000000~14000000000年,這種新的分析方法比舊的範圍更準確,從10000000000~20000000000年。HST在一種會使宇宙加速膨脹的神秘暗能量方面的發現上,扮演重大角色。哈伯已證明星系進化的各個階段,其中包括在宇宙還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出現的蹣跚學步的星系,這可幫助瞭解星系的形成。它也發現了原行星盤,大量圍繞年輕恆星的氣體和塵埃,可能成為新行星誕生地、伽瑪射線爆發、陌生,在遙遠的星系的當重恆星塌縮時,所產生強大不可思議的爆炸能量。HST是NASA最成功和長久的科學任務,它將數十萬相片傳送回地球,接露許多天文學上的奧秘,有超過10000多篇根據哈伯資料的科學論文被發表。該望遠鏡仍在運行中,預計將運行到2020年,後繼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計畫在2018年發射升空。

[短片]哈伯望遠鏡



[短片]哈伯望遠鏡25周年



[展件]HST(1:20)
》延伸: 維基百科/哈伯太空望遠鏡

*結構圖(網搜)


===國際太空站===
[QR碼]http://qrcode.frog.tw/exhibition/detail/57

[平板]國際太空站(ISS)
ISS是一個太空站、或是一個可居住的人造衛星,在低地軌道(LED)上環繞行星。它是在軌道和太空中最大的人造物體,常可從地球上用肉眼看到。ISS利用Zvezda服務艙的發動機或來訪的太空船等提高操作方法,讓自己維持在一個平均高度介於330或435公里(205-270英哩)之間的近圓形軌道上。平均時速27724公里(17227英哩),每天完成15.51個地球軌道。國際太空站長109公尺(358英呎),寬73公尺(240英呎),接近一個美國足球場的尺寸。國際太空站的重量約為419噸(924000磅)。ISS由加壓模組、外部椼架、太陽能電池陣列和其他元件組成,並由美國太空梭和俄羅斯的質子號和聯盟號火箭所發射的。
國際太空站計畫是代表許多國家中五個參與太空機構的聯合專案:美國太空總署、俄羅斯聯邦太空局、日本宇宙航空探險機構JAXA、歐洲太空總署和加拿大太空局CSA。太空站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由政府間協定建立條約。根據美國太空總署和俄羅斯聯邦太空局間最初理解的備忘錄,ISS是低地軌道上一間實驗室、天文台和工廠。它還規劃提供運輸、維護並作為未來可能的月球、火星和小行星任務的中間基地。2010年,國際太空站被賦予了額外的角色,商業服務、外交和教育目的。它也作為一個微重力和太空環境研究實驗室,在這裡船員可以進行生物學、人類生物學、物理、天文、氣象等領域的實驗。該站適合用於測試月球、火星任務所需設備和太空船系統。

[平板]
國際太空站的組裝於1998年11月開始,是太空結構一個重要的嘗試。俄羅斯艙機器自動化發射和停靠,除了節點艙Rassvet是由亞特蘭提斯號太空梭運送外,其他所有艙組也由太空梭運送,在國際太空站進行組裝,太空梭的組員使用稱為太空站遙控機械臂系統(SSRMS),進行艙外活動(EVA)或太空漫步。截至2011年6月5日,太空梭太空人在1000個多小時的EVA期間,新增了159個組件。127次太空漫步是從太空站開始,而剩餘32次是從所停靠太空梭的氣室開始。

[照片]亞特蘭提斯號執行STS-132任務期間拍下的ISS(2010/5/23)

*太空站組裝序列(網搜)

[平板]
自從2000年11月2日第一次遠征1號成員到達後,國際太空站已連續不斷地使用,它已成為人類在太空中最常出現的地方。2010年,ISS超越了之前俄羅斯和平號太空站保持將近10年的記錄,來自15個不同國家的太空人參觀了國家太空站。國際太空站是太空人繼蘇聯和後來的俄羅斯禮炮計畫太空站、阿爾馬茲計畫、和平號太空站以及來自美國的太空實驗室之外,居住的第九個太空站。
國際太空站是由多艘來訪太空船提供服務:聯盟號、進步號,自動化的轉移裝置、H-II運載火箭、天龍號太空船與天鵝座宇宙飛船。在2011年,美國太空梭計畫結束後,聯盟號火箭成為太空人到國際太空站的唯一運輸提供商,而天龍號太空船成為貨物返回地球服務的唯一提供者。
截至2014年1月,國際太空站的美國部份資金籌集到2024年,並有可能一直運作到2028年。太空人提議在ISS剩下部份脫離軌道前,利用ISS模組建造一個名為OPSEK的新太空站。

[短片]國際太空站



[展品]ISS(1:72)

*結構圖(網搜)
引用自網路搜圖

【各展區文章連結】
前導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7/nasa.html
A啟程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7/nasaa.html
B探索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7/nasab.html
C狂熱
  a.美國區年表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ca.html
  b.蘇聯區年表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cb.html
  c.美蘇領導人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cc.html
  d.年表與周邊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cd.html
  e.美蘇首位登空太空人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nasace.html
  f.周邊與總統演說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cf.html
D突破
  a.起源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da.html
  b.先鋒者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db.html
  c.文物、短片、模型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dc.html
  d.發動機、火箭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dd.html
E堅忍
  a.太空衣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ea.html
  b.個人化小物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eb.html
  c.登月車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ec.html
  d.登月艙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ed.html
F創新
  a.水星任務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fa.html
  b.雙子星任務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fb.html
  c.阿波羅任務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fc.html
  d.組件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fd.html
  f.控制中心與太空實驗室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f.html
 2a.對接與太空梭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f2a.html
 2b.零件與哥倫比亞號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f2b.html
 2c.哈伯天文望遠鏡與太空站 ←You Are Here
G參與
  a.福衛一號二號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ga.html
  b.太空看台灣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gb.html
  c.福衛三號五號七號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gc.html
  d.太空垃圾、科技星空樹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gd.html
H體驗、商店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9/nasah.html

[展覽] NASA特展/F創新/2b哥倫比亞

(展覽資訊詳見前文 NASA特展/前導)
_■展區F創新-走在時代與科技的前端

{展區}火箭燃料、相關文物、哥倫比亞號災難
===火箭燃料與配件===
[照片]肯尼迪航天中心的點火試驗,太空梭主發動機的前景視圖
》延伸: 台灣Word/火箭發動機工作原理

[QR碼]http://qrcode.frog.tw/exhibition/detail/54

[展品](引用簡介)土星發射逃逸系統(LES)上的固體火箭燃料
土星LES是一個安裝在頂部且連接到指揮艙(CM)的火箭,提供飛行緊急狀況下,船員逃生的途徑。固體火箭燃料是由發射逃逸系統(APCP)組成,此燃料樣本是惰性的。

[短片]火箭燃料類型:液態燃料、固態燃料



[展件]太空梭輪胎-飛行
從1981年第一次發射以來,米其林是太空梭計畫唯一的輪胎供應商。由於氮氣在不同溫度下的穩定性,所以太空梭的輪胎充滿氮氣。這個主起架輪胎僅使用一次,而機頭起落架輪胎會使用兩次。

[展件]太空梭酬載和一般支援電腦(PGSC)
PGSC是一個手提電腦,可以作為獨立的設備,或其他的電子系統的介面,如實驗、通信和資料傳輸。

[展件]太空梭救生衣

===哥倫比亞號災難===
[照片]哥倫比亞號執行STS28任務前抵39B發射台(1989/8/8)
如果光參觀展品,大概會以為NASA總是很專業很完美的執行太空計畫,
但其實每次太空任務都有失敗的可能,也許是因為招標時因競價產生的零件品質參差不齊,
也許是因為某些部份在起飛時脫落而產生爆炸,相當危險,
以這次哥倫比亞號事件來說,其實NASA是知道泡棉脫落的危險的,
但當時主事者卻覺得告訴太空人也無濟於事,選擇隱瞞,造成太空梭內7人全體喪生的悲劇。
》延伸: 維基百科/哥倫比亞號太空梭

[展件]太空梭飛行檢查表

[展件]太空梭OV熱防護系統(TPS)瓷磚
太空梭的TPS是重返大氣層灼熱的1650°C(3000℉)期間,保護太空梭OV的屏障。TPS的次要目標是在軌道上保護太空梭,免遭受到太空冷熱的影響。基本上TPS覆蓋整個軌道飛行器表面和依據所需的熱防護數量,由七種不同材料組成並分佈於不同位置。

[QR碼]http://qrcode.frog.tw/exhibition/detail/53

[展件]太空梭脆弱螺母
具爆炸性的脆弱螺母被裝載在壓縮螺栓上,維持太空梭固態火箭助推器(SRB)在移動平臺(MLP)上。

[展件]太空梭SRB壓縮螺栓
發射升空前,這些壓縮螺栓固定太空梭SRB於MLP上,每顆螺栓尾部有一個螺母,最頂端的螺栓有個脆弱螺母。螺母頂部包含兩個NASA標準雷管(NSDs),會在下達固體火箭發動機點火指令時被點燃。在太空梭的三個OV引燃時,達到全推力水準後,會點燃SRB,壓縮螺栓會爆炸,並從MLP釋放太空梭。

[QR碼]http://qrcode.frog.tw/exhibition/detail/55

[平板]太空梭翼緣測試組件及外儲箱(ET)絕緣泡棉
在太空梭哥倫比亞號災難之後,類似的太空梭軌道飛行器機翼邊緣的測試組件,以及外儲箱絕緣泡棉和這裡所看到的那些東西,用來確認會發生什麼結果。美國太空總署把事故歸因於,一塊手提箱大小類似的絕緣泡棉,在發射升空時被ET所阻擋,碎片擊中左翼造成嚴重損壞。在擊中泡棉的時候,OV位置約20公里(12英哩)高,以每秒840公尺的速度(每秒0.52英哩)行進。OV重返地球大氣層時,損壞部份讓熱氣滲透並破壞內部的機翼結構,使太空船變得不穩定,且因巨大的空氣動力而解體,七名船員全部喪生。
》延伸: 維基百科/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災難

[展件]太空梭翼緣測試組件

[展件]ET絕緣泡棉

[影片]泡棉測試



【各展區文章連結】
前導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7/nasa.html
A啟程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7/nasaa.html
B探索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7/nasab.html
C狂熱
  a.美國區年表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ca.html
  b.蘇聯區年表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cb.html
  c.美蘇領導人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cc.html
  d.年表與周邊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cd.html
  e.美蘇首位登空太空人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nasace.html
  f.周邊與總統演說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cf.html
D突破
  a.起源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da.html
  b.先鋒者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db.html
  c.文物、短片、模型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dc.html
  d.發動機、火箭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dd.html
E堅忍
  a.太空衣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ea.html
  b.個人化小物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eb.html
  c.登月車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ec.html
  d.登月艙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ed.html
F創新
  a.水星任務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fa.html
  b.雙子星任務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fb.html
  c.阿波羅任務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fc.html
  d.組件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fd.html
  f.控制中心與太空實驗室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f.html
 2a.對接與太空梭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f2a.html
 2b.零件與哥倫比亞號 ←You Are Here
 2c.哈伯天文望遠鏡與太空站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9/nasaf2c.html
G參與
  a.福衛一號二號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ga.html
  b.太空看台灣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gb.html
  c.福衛三號五號七號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gc.html
  d.太空垃圾、科技星空樹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8/nasagd.html
H體驗、商店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9/nasa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