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blog

留言版

2013年6月8日

[show] 羅馬帝國特展 V-1

[展覽資訊]
名稱: 輝煌時代 羅馬帝國特展(A SPLENDID TIME- The Heritage Of Imperial Rome)
展期: 即日起~2013/08/18 9點~18點
票價: NT250(生日當日 憑證明壽星免費)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 中正紀念堂/中正藝廊
電話: (02)8643-3966
官網: http://rome.ishow.udn.com/
FB: https://www.facebook.com/romeexhibition
相簿: http://album.blog.yam.com/usemei&folder=9971547
導覽:
1.定時導覽: NT20,須押證件,10:30、14:30,每場限30人
2.語音導覽: NT100,憑預購可享7折,須押證件(約30件作品導覽)area00

[本文相關]
本文展區:V 羅馬家庭/貴族生活
資料來源:
1. 維基百科
2. 導覽手冊
3. 定時導覽-李桂英老師

[注意事項]
1.除紀念品販售區外,皆可拍照,須關閃光燈。
2.易與6/12開展的"重返古羅馬 展覽×樂園"混淆,本展偏重考古,"重返古羅馬"則偏重體驗。
3.展場最後面有拍照互動體驗區,持智慧型手機現場打卡可獲小禮物。
4.FB粉絲團上不定時公告優惠或講座訊息。

〔V 羅馬家庭〕

【本區簡介】
從極富到赤貧的各色人等,構成多樣化的羅馬社會。
古羅馬的富人與菁英階層,通常住在稱作「多穆斯」(domus)的城市豪宅,
並且在郊外鄉間擁有別墅與莊園。尋常老百姓居住在城市中擁擠的多層公寓(insulae),或住在鄰近農地的小屋與茅舍;城市街道時常可見遊民和乞丐。
羅馬公民是人人都嚮往取得的身份,若沒有公民身份,起碼也得是自由人。佔有
人口相當大比例的奴隸,被視為主人的所有物,沒有決定工作與生活方式的自由
;有些奴隸受過良好教育,擔任重要的職務,甚至幾乎被當作家庭中的一員,
但為數不少的奴隸長年都在農場、礦場或是更艱辛的場所,從事壓榨勞力工作,
苦不堪言。

(延伸閱讀: 古羅馬人的住宅(簡) http://www.cctv.com/science/special/C16552/20061010/103086.shtml )

以古羅馬豪宅常見的水池雕飾為布置主題,以此帶出貴族生活。
羅馬帝國貧富差距、身份貴賤相距極大,住宅就分為公寓、多穆斯和莊園,
在這裡偏向介紹多穆斯的相關擺設與活動,
像是佈置用的雕像、馬賽克地磚、奴隸,以及宴會模擬場景。

展櫃-宴會浮雕

山形石牆飾(1世紀|大理石,長62cm寬21cm厚3cm重40kg|佛羅倫斯國家考古博物館)
早在西元前七世紀,地中海藝術作品中就有宴會場景。該場景在風格上是屬於
西元一世紀的風格。宴會場景在喪葬藝術中尤為常見,有時配偶、奴隸和動物
也會出現於死者喪宴的場景中。

S-241

宴會圖石碑(羅馬帝國時期|大理石,長48.5cm長65cm厚15cm重90kg|佛羅倫斯國家考古博物館)
S-242
這邊的墓石浮雕,是用來呈現貴族宴會的情景,
受到希臘影響,古羅馬貴族流行躺在長椅上用餐,眼前這塊墓石就有刻畫著這樣的場景,
可以看出他們躺著用餐的姿態和一張臥榻上最多可以躺3個人,其中還有兩位是女性。S-243

共和國初期,古羅馬女性是沒有任何社會地位與權利的,甚至連餐廳也不能上,
但負責教養貴族後代的妻子們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們和孩子關係緊密,甚至能掌控,
孩子長大掌權後自然就會維持聽取母親意見的習慣,女性地位也因此慢慢有所改善,
加上貴族女性不論見聞或學識都不讓鬚眉,善於表達自己的主張,
到後來甚至有男性會自嘲說:"我們羅馬男人在外征服了世界,回到家卻得服從於自己的女人。"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女性聘律師力抗徵兵稅,
凱撒當權時,有次籌募軍餉時,要求名門貴婦也須捐出財產的一部分,共體時艱,
名門貴婦們非常不以為然,認為自己平常並未享有國家給的權利,國家豈能要求他們盡義務,
於是推舉律師之女做為代言人,在公民會議、元老院上挺身疾呼,凱撒只得收回原議。
(延伸閱讀: 論羅馬女性地位的變化(簡) http://bbs.tiexue.net/post_2644695_1.html )

短片-建築裝飾S-244

【羅馬的豪宅:多穆斯(domus)】
古羅馬的菁英階層和富裕人家,居住在城市中的「多穆斯」。這些獨棟的私人
華邸,相較於大多數老百姓聚居的公寓,稱得上是「帝寶級」的豪宅。
多穆斯以高牆阻隔街道的市井喧囂,前半部闢有內庭(atrium),是主人接見
外客的地方;家人起居的私人空間,位於多穆斯的後半部,圍繞著柱廊中庭(peristylium),有臥室、廚房等各式房間。
介於內庭與柱廊中庭之間,闢有主人的辦公室(tablinum),也可用簾幕隔出私人
空間。典型的多穆斯都設有正式宴會所用、三面躺臥座席的餐廳(triclinium),
有時還會視季節增闢不同風情的用餐空間。裝飾著雕塑、噴泉的花園,往往也是
多穆斯的美麗焦點。
(延伸閱讀: 多穆斯@維基(英) http://en.wikipedia.org/wiki/Domus )

S-022
(編輯自維基百科 原圖網址: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9/Domus_romana_Vector002.svg/2000px-Domus_romana_Vector002.svg.png )

展櫃-多穆斯雕像S-246

丘比特和格里芬(獅鷲)花瓶(BC 1世紀|大理石,高62cm直徑54cm|佛羅倫斯國家考古博物館)

有翅膀的愛神丘比特和獅鷲被莨苕藤包圍著。

0528
獅鷲是一種神話裡的猛獸,傳說中是珍寶守護獸,會咬死竊寶者。
(延伸閱讀: 獅鷲@維基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獅鷲 )

森林之神 賽提雕像(1-2世紀|大理石,高27cm|佛羅倫斯國家考古博物館)
賽提是與酒神巴克斯、自然之神潘有關的森林之神,代表著大自然孕育的力量。
通常為半人半羊形象。

(延伸閱讀: 賽提@百度(簡) http://baike.baidu.com/view/2985548.htm )

S-251

兒童與狗肖像(羅馬帝國時期|大理石,高68cm|佛羅倫斯國家考古博物館)
古羅馬對於孩童題材的肖像頗是喜愛,除了愛神丘比特外,也會有像這樣的普通孩童肖像,
呈現一種純樸天真,通常是自家豪宅裡的裝飾品。S-253

兒童和水果肖像(羅馬帝國時期|大理石,高88cm|佛羅倫斯國家考古博物館)
兒童身披一種希臘和羅馬式的罩衫,裡面還塞著一些水果。這尊雕像可能代表了
四季的饋贈,其古老原型可追溯至西元前三世紀。

0528-001

【鄉間別墅】
農業是古羅馬的主要經濟來源,尤其當帝國擴張到高盧、北非和埃及等富饒
的地區,農業生產更形重要。
大多數古羅馬人在鄉下務農,住在小農舍自耕,或為城市富人在鄉下擁有的
大型莊園工作。莊園生產為主人累積財富,莊園則是主人偶爾遠離城市塵囂
的休閑樂園。莊園內的鄉間別墅,建築布局和裝飾風格不同於城市豪宅「
多穆斯」,富麗堂皇的程度則有過之而無不及。

(延伸閱讀: 古羅馬莊園 http://www.012book.com.tw/spotlight/b2_2.html )

展櫃-馬賽克

馬賽克殘件(羅馬帝國時期|石頭,高40cm寬60cm重60kg|佛羅倫斯國家考古博物館)
馬賽克的技法源自於希臘,古羅馬人又將這種技法精進並傳揚世界。S-259

馬賽克殘件(羅馬帝國時期|石頭,高40cm寬60cm重60kg|佛羅倫斯國家考古博物館)
這兩塊馬賽克碎片可能是羅馬鄉村別墅中壁畫的一部份,反映出帝國時期人們
常用馬賽克來裝飾別墅。

S-260

展櫃-奴隸
(延伸閱讀: 古羅馬奴隸制@互動(簡) http://www.baike.com/wiki/古罗马奴隶制 )

磨石(羅馬帝國時期|石灰華,最高38cm|佛羅倫斯國家考古博物館)
古羅馬和中國一樣,也使用磨石來將穀物磨碎,此項勞務通常是由奴隸代勞。
奴隸並非一人多項工作,而是專項專用,各司其職。S-261

收穫葡萄園陶板(BC 1世紀|陶土,高24.5cm長57cm寬13.5kg|佛羅倫斯國家考古博物館)
在貴族的莊園裡,也會有自家栽種的果園,眼前的陶版就是葡萄園收穫時的情景,
忙著收取果實的並非農家或貴族,而是奴隸。S-262
像這樣的純勞動的奴隸翻身機會微乎其微,如果再遇到苛刻的主人簡直度日如年,
一開始羅馬帝國並不重視奴隸的基本權利,主人視奴隸為所有物,可以任意壓榨轉讓,
會在脖子上掛著奴隸的名牌,逃跑還會被加上頸圈,極盡羞辱,
史上就曾發生過一次大規模的奴隸反抗事件,有6萬多名奴隸在此次事件中喪生,
BC73-71年,角鬥士Spartacus想要用武力換取自由,眾多奴隸響應,
最終雖仍不敵,卻引發羅馬帝國對奴隸的重視,電影"萬夫莫敵"就是由此改編,
此後才開始有保障奴隸部分權益的法律,護民官也須處理奴隸陳情。
(延伸閱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斯巴達克斯起義 )

奴隸的項圈(羅馬帝國時期|銅,直徑13cm|佛羅倫斯國家考古博物館)
項圈用於"標識"那些曾經逃跑又被抓回主人身邊的奴隸。這個項圈暗示配戴它
的奴隸不服管教。

當時羅馬公民權的取得方式,頗有一種獎勵的意味,
除了本身是羅馬公民外,其他階層的人也有機會取得公民權,
比如:獎勵特殊職業或才能者移民、對羅馬有重大貢獻等。
但如果是身為奴隸階層的人,除非具有專長,又有表現機會,
或遇見好心的主人願意給予釋放奴的身份,讓他變成自由人,
否則幾乎終身不得翻身,還得延續到後代子孫,相當悲慘。
眼前的這個項圈就是上述奴隸逃跑被抓回後,在頸子上所加的羞辱性項圈,
上面會銘刻著奴隸名、主人名、賞金等拉丁文,項圈貼著頸部量身打造,
除非砍斷脖子,否則將終身跟隨著這名奴隸。S-264

模擬場景-宴會
富裕的羅馬人,熱愛在家中氣派的正式餐廳,設下豪華宴會以饗賓客。
羅馬人的傳統是坐著進食,但貴族富豪等菁英階層,仿效希臘人斜倚在臥榻
用餐,蔚為時尚風氣。正式的餐廳通常擺放三面躺臥座席,因此用以宴會的
房間稱作「三面躺臥座席的餐廳」(triclinium),三面臥榻的中間,則會放置
矮几或幾張桌子,以擺放豐盛食物。

(延伸閱讀: http://zh.wikipedia.org/wiki/古羅馬飲食文化 )

S-267
眼前的三面躺臥座席餐廳,是貴族晚餐時常見的場面,桌腳浮雕是貴族用來低調炫富的工具,
以ㄇ字型擺放臥榻,中間是放食物的桌凳,主人是坐在最右下角的那個位置,
上菜繁瑣,用餐時間可長達6~8小時,
餐廳裡最多有三面臥榻,一張臥榻最多可躺臥三人,也就是最多容納九人共同用餐,
因此宴會發起人必須審慎決定邀請名單,古羅馬人視此為社交地位高低的依據,
若在用餐時失禮就會被阻絕於社交圈外。
S-266餐廳裡也暗含古羅馬人的天地人宇宙觀,有象徵諸神的天花板、象徵亡者的地毯和中間用餐的人們,
在此用餐不自己動手,所有過程都是奴隸在旁服務代勞,茶來伸手,飯來張口,
用飽嗝表達對食物的讚美,食物殘渣會隨手拋到地板上,象徵與亡者共享美食。S-268

不過古羅馬人的交際應酬,主要並不在餐桌上,而是在浴場中。
對古羅馬人來說,浴場是最能袒露內心的場合,可以讓身心靈得到完全的休憩,
但就現代的觀點看來,簡直是慢性謀殺的大集合。
冷熱溫差大,容易造成中風、高血壓;地板濕滑,容易跌倒受傷;
浴場五步驟的刮油、溫水區、熱水區、冰冷區、浴池,其中冰冷區是漁夫病發病的肇因之一,
過於低溫將使人耳自動生出油膜自衛,久而久之就變成耳背,可能也是古羅馬人多有耳疾的原因。
謀殺事件更是層出不窮,例如哈德良的同性情人安提諾烏斯死於淹死,
有一說就是在浴場中被"製造意外"的。
(延伸閱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減壓症 )

[更多羅馬帝國特展全攻略下期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看完文章想有所回應嗎? 請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