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資訊]
名稱: 輝煌時代 羅馬帝國特展(A SPLENDID TIME- The Heritage Of Imperial Rome)
展期: 即日起~2013/08/18 9點~18點
票價: NT250(生日當日 憑證明壽星免費)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 中正紀念堂/中正藝廊
電話: (02)8643-3966
官網: http://rome.ishow.udn.com/
FB: https://www.facebook.com/romeexhibition
相簿: http://album.blog.yam.com/usemei&folder=9964089
導覽:
1.定時導覽: NT20,須押證件,10:30、14:30,每場限30人
2.語音導覽: NT100,憑預購可享7折,須押證件(約30件作品導覽)
[本文相關]
本文展區:II 宗教與祭禮/祭禮區
資料來源:
1. 維基百科
2. 導覽手冊
3. 定時導覽-李桂英老師
[注意事項]
1.除紀念品販售區外,皆可拍照,須關閃光燈。
2.易與6/12開展的"重返古羅馬 展覽×樂園"混淆,本展偏重考古,"重返古羅馬"則偏重體驗。
3.展場最後面有拍照互動體驗區,持智慧型手機現場打卡可獲小禮物。
4.FB粉絲團上不定時公告優惠或講座訊息。
<展區-路口諸神>
這邊展示的神像屬於裝飾用,擺在豪宅、路口或浴場等地展示。
森林之神 西勒努斯雕像(羅馬帝國時期|大理石,高95cm|佛羅倫斯國家考古博物館)
牧神 潘雕像(羅馬帝國時期|大理石,高153cm|佛羅倫斯國家考古博物館)
塑像頭上戴著牧人常見的寬帽,肩上扛著一頭羊,身披獸皮粗袍,手提圓壺,
好像一個正要去菜市場買菜的路人阿伯,形象顯得格外親切,
高高的基座暗示這雕像是放在路口展示,突出的生殖器則象徵繁盛。
愛神 丘比特雕像(2世紀初期|大理石,高102cm|佛羅倫斯國家考古博物館)
這尊站立著好像在伸懶腰的愛神丘比特,就像是前面那尊躺臥著丘比特醒來後的樣子,
丘比特是源於希臘神話的Eros,是愛情的守護神,性格調皮,
持有一副弓箭,隨時準備將金銀箭射到某人身上,金箭象徵愛情,銀箭則是厭惡,
如果你突然對某人著迷,或相看兩相厭,可能就是又被丘比特捉弄了喔。
(延伸閱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邱比特 )
塑像右手高高揚起,持著戴著扣環,類似披肩的東西,
靠近看這尊雕像,會發現他渾身都是裂痕,清楚呈現修補痕跡。
裸體英雄肖像(羅馬帝國時期|大理石,高72cm|佛羅倫斯國家考古博物館)
塑像以全裸姿態呈現,典型受到希臘審美影響,
手持象徵豐饒的羊角,腳下踩著猛獸,獵犬則在腳邊崇拜的仰望著他。
展區:<向死者致敬>
古羅馬宗教信仰並不期待永生,他們認為人死後進入黑暗的冥界不復返。由於
墓穴是亡者的新居所,古羅馬的生活文化慎終追遠,非常重視喪葬儀式及崇祀
祖先。
羅馬帝國初期盛行火葬,骨灰甕盛放亡者的骨灰之後,再放入公墓或家族墓地。
羅馬帝國後期,土葬逐漸成為主流,菁英階層與富裕人家,將亡者安置在雕刻
精美的大理石棺,並以裝飾豐富的墓碑,記述亡者生平與功績。
相對於埃及人致力於死後復活的機會,
古羅馬人更相信人死燈滅,一把火燒掉比較乾脆,
加上土葬的腐化過程太久又太不衛生,所以傾向火葬,
就連貴族死後也只是一把火燒光,盛放在骨灰甕中,再挖淺坑埋放,
只差別在骨灰甕的材質好壞與雕工粗細,越有錢浮雕越華麗,窮人就用純線條。
本區就有展示幾個造型特別的骨灰罈,
上頭的雕飾細節都暗示此人的身家地位、事蹟理念或家人對他的哀思與祝福。
骨灰甕(1世紀初期|大理石,高35cm寬30cm|佛羅倫斯國家考古博物館)
圓柱形骨灰甕(奧古斯都時期(BC27-AD14)|大理石,高42cm寬34cm|佛羅倫斯國家考古博物館)
骨灰甕通常是用貴重的材質制成,比如大理石、雪花石膏、玻璃和陶。甕身由
小愛神丘比特手舉著花環,甕蓋的紐做成叼蛇的鷹。
雕刻骨灰甕(奧古斯都時期(BC27-AD14)|大理石,高41cm寬31.5cm|佛羅倫斯國家考古博物館)
骨灰甕(奧古斯都時期(BC27-AD14)|大理石,高35cm寬30cm|佛羅倫斯國家考古博物館)
此骨灰甕代表方形建築物,甕蓋成屋頂形狀,邊緣上揚。正面銘文上方是
卡皮托勒母狼正在餵養羅慕洛斯和勒莫斯的圖案。
古羅馬人認為,骨灰甕就是死者的最後住所,
因此眼前這個骨灰甕乾脆就把外型弄得像座神廟,蓋子的地方變成屋頂,還有屋簷和屋柱,
而所刻圖案則源自於羅馬建城的神話,也就是「母狼傳說」。
(延伸閱讀: http://zh.wikipedia.org/wiki/羅慕路斯與雷穆斯 )
雖然說明上說圖案在銘文上方,不過我怎麼看都應該是銘文下方…
好啦,在哪先不管,總之來講一下這個母狼哺育雙子的故事。
傳說Romulus和Remus是一對雙生子,曾因為政治內鬥被棄養,幸而被一頭母狼哺育長大,
後來Romulus得權成為首任國王,興建城市,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羅馬。
這段傳說其實說法很多,不過有個顯而易見的事實:
羅馬人血液中帶有狼一般的善戰,這也成為羅馬雕塑中常見的題材。
雪花石膏骨灰甕(1世紀|雪花石膏,高39cm|佛羅倫斯國家考古博物館)
羅馬階層分明,從上而下分為6階層:元老院議員、騎士、公民、行省人民、釋放奴、奴隸,
隨著版圖擴張,大道四處可達,出現許多來自各行省的"舶來品",
現在所見的雪花石膏骨灰甕就是貴族階層才用得起的埃及進口貨,
另外也有各色大理石及其他特產,可在羅馬和各行省間互通有無。
行省課徵所得1%的行省稅,貨物出品則加徵5%關稅,只要出得起價碼,什麼都買得到。
銘文上的躺臥姿勢,是貴族宴會時特有的姿態,是仿效自希臘的習慣,
在後面的展區<羅馬家庭>中還會有專區介紹這種宴會時尚。
[更多羅馬帝國特展全攻略下期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看完文章想有所回應嗎? 請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