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blog

留言版

2016年1月4日

[博館名錄] 淡古-小白宮

淡水古蹟博物館-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小白宮
_★參觀資訊
地址:淡水區真理街15號
電話:(02)2628-2865
開放時間:9:30-17:00
定時導覽:10.11.14.16點(須先向諮詢處洽詢)


_★紀念章樣:

拓印台

_★小卡圖樣:
單車慢遊卡/新北藝遊微酷卡

_★摺頁 (原始檔: http://ppt.cc/0eOkQ


_★全區配置與動線圖


__▲大門、側門與外牆
正對著淡水河的小白宮原為一扇木門,階前有丁字紋的紅磚面,現在不開放由此進出,
須繞到側面的真理街三巷的入口處大門來進入。


大門口的六角小亭是諮詢處,提供索取DM或登記定時導覽等服務。
繞著官邸外圍的圍牆,分為兩種牆面:
⊕清領斗子牆 見證官邸破壞重建的更替,依材質分為黑磚斗子清砌、砂岩塊石砌、水磚砌
⊕清水磚砌 1985年政府整修時,拆除清代圍牆,改為清水磚砌圍牆


_★歷史背景:洋人海關
1862年淡水成立滬尾洋關,是台灣第一個管理外貿的關稅機構,隔年外籍稅務司實質掌權,是洋人管理台灣海關的開始。

為解決外國關員的住宿問題,1866年購得埔頂土地,即昔稱「砲台埔」的地區,在此興建稅務司官邸,由於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室內外皆漆成白色,因而被在地人暱稱為「小白宮」。
1875年再購買官邸北側及西側土地,另建兩棟宿舍,當地稱為「埔頂三塊厝」,此處成為洋人在淡水的主要商貿居住的生活區。
其中低階關員宿舍毀於清法戰爭,稅務司宿舍二戰後被拆,書記宿舍則改為今淡水國中的校舍;
1900年日本稅關長將毀於清法戰爭的宿舍重建,也就是現在小白宮的主建築,
國民政府時期一度計畫拆除官邸,改建員工宿舍,在各方人士奔走下得以保存。


_★建築特色:殖民地式建築
英國在殖民亞洲的過程中發展出迴廊建築,稱為殖民地式建築,而小白宮正是一典型的代表。
其特徵有抬高地基、四周有類似迴廊的涼臺(Verandah)、落地門窗、煙囪等等。
涼台的設計佔建築面積很大的比例,這種擁有大面積的Verandah的殖民地式建築又稱為Bungalow(涼台殖民地式建築)。Bungalow意指別墅,象徵離鄉背井的洋人們在此的第2個家。


__▲涼台與拱圈迴廊
建物正立面向南,面對淡水河,東西南三面包圍著拱圈迴廊。
正面有11.5個半圓拱圈,東西兩面各有4.5個半圓拱圈,規律對稱,
不但協調柔和,也可增加通風、避雨與日照面積。


__▲門窗:百葉窗
門窗位置均與拱圈相呼應,設計成木質百葉窗,兼具調節光線與遮陽之用。



__▲屋頂:四坡式斜屋頂
這種設計兼具排水與散熱作用,亦可增高室內空間或作閣樓使用。
煙囪則是為屋內取暖防潮用的壁爐,提供排煙功能。


__▲基座:挑高設計
基座抬高約一公尺,增添尊貴氣派感,使用紅磚及石材砌成,
外側周圍留有通風口,具防潮效果。


_★室內空間配置(由右而左)
__▲書房兼辦公室

位於正廳右側,以內牆分為書房、浴室和儲藏室。屋內設有暖爐、木窗等。
現在是常設展【關稅展示區】-中國海關變遷、昔日之淡水港


__▲兩側長廊
位於正廳兩側,將官邸隔成三個區域,右邊長廊隔出書房,左邊長廊隔出主臥室。
右廊現在是常設展【時光走廊】,展示淡水古蹟的古今對照。
左廊則是【戀戀滬尾】,展示淡水建物與生活的歷史照片。


__▲宴客廳/正廳
官邸中最大的空間,牆上的矩形開口據推測可能是廚房送餐用的送餐口。


現為【歷史文物及多媒體展示區】,包括:
淡水小白宮的歷史背景、官邸之創建、官邸之變遷、
小白宮搶救行動、搶救小白宮重要紀事、
全區模型、情境模擬模型、戎克船模型、互動遊戲。


__▲主臥室
正廳左側推測原本應隔成兩間,修建時拆除內牆變成寬大的主臥室。


現為【小白宮歷史沿革區】,包括:
官邸的建築風格與特色、殖民地樣式建築的源起、殖民地樣式建築的之發展、
殖民地樣式建築的分布範圍、東南亞地區的殖民地樣式建築、
東南亞地區殖民地樣式建築的特色、多媒體導覽機。


__▲廚房與室外景觀區
日治時期增建,現為館方辦公區,不對外開放。
館方繞著官邸增設了許多庭園景觀,包括石徑、景觀平台、後院庭園、涼亭等,
可以在此偷得浮生半日閒,又能居高臨下的觀看淡水河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看完文章想有所回應嗎? 請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