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blog

留言版

2011年11月5日

[show] 展館5@設計大展松山場 下

[展館資訊]
位置: 松山菸廠5號倉庫
名稱: 國際工藝設計展 跨界-共生 Crossover-Symbiosis
備註: 備有定時導覽
相簿: http://album.blog.yam.com/meiphoto&folder=9050833
延伸閱讀: http://www.shoppingdesign.com.tw/CraftDesign.pdf0平面圖

[小感]  (圖片編輯自導覽手冊)
<文化共生區>
表現出各國文化的被尊重被認同,
與展覽主題「跨界AND共生」互做呼應結合,
首先進入日本展區。

[日本館]
佈展風格有濃厚日本風味,
大量使用傳統和紙,搭配現代進化,
表現光影捕捉的技巧。

【Snake Line|日本|酒井崇全】21文化共生 日本館 Snake Line
結合瓷器和LED燈的特性,
本作品表達出一種寧靜感,
原本冰冷死沉的瓷器,加上LED燈採光後,
為作品添上一分寧靜安詳。

【BLUE BOWL|日本|堀紀幸】20文化共生 日本館 BLUE BOWL
本作品用鋁合金打造而成,獲得本展的造型獎,
其造型渾然而成的圓弧,
和藍色所透出的安靜、安詳、安全、希望,
借此寄託日本風土永遠存續下來的願望。

【Stream|日本|相川繁隆】23文化共生 日本館 Stream
設計素材採用鋁合金再生,
概念取自流水沖下時瞬間的美麗為設計主軸,
物品放置其上時,會呈現出格外美麗鮮明的模樣。

【表面張力Surface Tension|日本|栄木正敏】
本作品獲得本展的創新獎,
以傳統的陶瓷表達出完美的透光效果,
有如布料拉開般的透光性,卻完全由陶瓷打造而成,
這樣先進的技法和特出的創意,就是獲獎原因。


[泰國館]
本區呈現出泰國特有的自然、熱情、奔放的感覺,
色彩濃厚,獲得本展的國家形象獎。
因為展品解決了泰國在地原料與就業的問題。
並特別設置一面很有泰國信仰風味的牆面,
讓大家從小佈置了解泰國文化,
由佈置可以發現,原來泰國習俗和台灣頗相似,
一樣都會敬神祭祖,也有供奉地祇的習慣。
很妙的是,不知為何,居然日本招財貓也來這邊湊熱鬧。

【鮑魚|泰國|Mr. Udom Udomsrianan(Planet 2001 公司)】33文化共生 泰國館 鮑魚
以椅子酷似鮑魚的外型而命名,
製造公司Planet的作品常具有反諷對比的效果,
以本作而言,外表看似堅硬的塑膠藤,
真正置身其中時,卻又柔軟舒適,
結合外硬內軟的對比,坐在椅中有被包覆的溫暖感。

【我的蛹|泰國|Mr.Angus Hutcheson(Ango 公司)】30文化共生 泰國館 我的蛹
結合大自然的簡單平衡,設計理念為人、科技、自然可互存,
創造出一個有機的微型烏托邦。

【堅果板凳|泰國|Mr.Phatarapon Chankam(Yothaka International 公司)】34文化共生 泰國館 堅果板凳
本作品利用鳳梨纖維,將其抽絲所打造而成,
以柳條工藝的傳統技法,並解決了生態問題。

【人造衛星|泰國|Mr.Eggarat Wongcharit(Crafactor 公司)】27文化共生 泰國館 人造衛星
融合手工藝的文化和科技設計,使用樹脂馬賽克為素材,
造型獨特且使用方便。

【脛骨燈飾|泰國|Mr.Jitrin Jintaprecha(Corner 43 Décor 公司)】31文化共生 泰國館 脛骨燈飾
作品酷似肋骨,以柳條呈現慢工細活的藤編技法,
曾獲多次國際大獎。


[韓國館]
本區由韓國工藝設計師協會打造而成,
氛圍傾向陳列式、精工細巧的感覺,很像是高檔畫廊。

【燭台|韓國|Lim, hyo-jung】韓國 燭台
以金屬和蠟燭做結合,
設計理念來自於充分反射燭光光線和曲線,
借此傳達珍惜光陰的想法。

【黑洞09-35|韓國|Chung, kyoung-yeo】42文化共生 韓國館 黑洞09-35
用染色材料、裁切再組成的手套,
逐一向外,打造出放射狀的圓形圖案,
創造靈感來自於宇宙黑洞,
表達對眾生的戀戀不捨,拒絕並抗拒死亡的感覺。
作品以黑色做為基底,用染布的方式打造出黑洞感。


[丹麥館]
展品皆來自Hans J. Wegner漢斯‧韋格納的作品,
傳達出珍惜自然、保用終生的概念。
展區並特地將家具直接擺在原木年輪上,
頗有產地直送的味道。

【PP19泰迪熊椅|丹麥|Hans J. Wegner】43文化共生 丹麥館 PP19泰迪熊椅
造型可愛漂亮,是Hans作品中最後歡迎的設計之一,
坐在其上時像一隻熊從後面擁抱的感覺,是其命名由來。
內裡填充物使用天然毛料、棕梠、棉花打造而成,非常扎實柔軟,
連Brad Pitt和Angelina Jolie坐在這張椅子上受訪時,
都曾舒服到睡著,可見其舒適的程度。

【PP250侍從椅|丹麥|Hans J. Wegner】丹麥 侍從椅
本作品是一種多功能的椅子,
可以容納男士整套西裝的衣物掛放,
掀開後的收納空間可以置放手錶等飾品,
蓋起後又變身成椅子。
椅背仿小提琴的外型,設計之初本為四腳椅,
但因特別為丹麥國王所設計,
想彰顯其特別,因此打造出別樹一格的三腳椅。
材質使用千年橡木,總共只打造出四張,極為罕得。

【PP501The Chair|丹麥|Hans J. Wegner】丹麥 the chair
椅子本身採用木頭原生色、紋路,
使用非洲雞翅木打造而成,
整體符合人體工學,
在丹麥作品中極具代表性。
在1954年曾登上美國設計雜誌的封面,
被稱譽為「世界上最漂亮的一張椅子」。
在甘迺迪總統坐過後,聲譽更是一飛沖天,
搖身一變,成為「世界之椅」。
命名「The Chair」,是使用英文的冠詞「The」,
表達對這張椅子的尊重、著迷和榮耀。

【紙藤椅】50文化共生 丹麥館 PP701餐廳椅
本作品最特出的地方就是,椅子可直接懸掛在餐桌上,
可離地10~15cm,
對主婦而言是非常貼心的設計,
打掃時再不必費力搬挪,只須擱著就能打掃。
設計本於對椅子的尊重,把手處特別設計成圓環,
掛上桌時得以固定。


[美國館]
本區由美國蒙哥馬利學院金屬工藝教授Prof. Komelia H.Okim策展,
作品表達出美國特有的多元藝術,以及對於環保的尊重。

【天幸(一)(二)|美國|Namu Cho】美國 天幸
一組對比的圖,表達上天與人類的對話,
表達對財富、生命等宗教意涵的虔誠,
天幸(二)以黑色為底色,表達出祈禱前心靈的不安,
至誠祈禱時,則呈現出如金色勾邊般發光發亮。
畫面中點狀的金黃色,其實是用牙籤逐一點黏而成。

【千禧年的對話|美國|Komelia H.Okim】
設計者就是本次策展人,是一位韓籍設計師,
作品像是在與自身對話,描寫自己過去、未來的感覺。

【黑暗步入光明(胸針)|美國|Robert Ebendorf】54文化共生 美國館 黑暗步入光明胸針
素材使用壓扁的鋁罐,非常環保,
結合環保當做其靈感來源,表達出美感與環保的雙贏。

【青綠幸運楔|美國|Kevin A. Hluch】52文化共生 美國館 青綠幸運楔
設計師因為被東方字體與象徵所吸引,
收藏中國製造月餅時所用的模具,
以此為基具堆疊而成,造型有金魚、壽桃、金鎖等,
傳達出希望藉由這些東方吉祥物,
能帶來「財富」、「長壽」、「好運」。


[法國館]
本區以簡約的方式呈現,以瓦楞紙堆疊出整個空間,
分為前後兩區,後面18項作品由法國設計師和法國工藝師所打造,
前面則是法國與台灣工藝師所合作出來的作品。

【竹咖啡桌|法國+台灣|設計:jes工作室+工藝:洪國良】60文化共生 法國館 竹咖啡桌
本作品最特別的地方在於桌腳的竹節,
台灣的竹藝作品常把竹節磨掉削平,
法國設計師卻覺得其造型很特別美麗,
特意要求保留竹節,展現出自然的美。

【吐司椅|法國+台灣|設計:jes工作室+工藝:劉興澤】59文化共生 法國館 吐司椅
造型可愛,最初想法是為了兒童可以跨坐而設計,
因外型酷似吐司而得名。

【電腦包|法國+台灣|
設計:Patricio Sarmiento+工藝:林秀鳳、林美如、曾淑惠、劉興澤】07自然共生 法國 電腦包
包包結合皮革和竹片,以藺草編織而成,
為既有時尚感、設計感又極富環保概念的綠工藝品。

【編織椅Tangled Chair|法國+台灣|設計:jes工作室+工藝:林建成】
運用亞洲特有的竹材,造型簡約大方且耐用,
創作出具有創意並讓人驚喜的作品,
最能呈現展覽主題「跨界-共生」的意涵,因此獲得本展的主題獎。

【馬卡龍|法國|
Claude Savard(Atelier XVlllème)& Marie-Aurore Stiker-Métral】64文化共生 法國館 馬卡龍
馬卡龍是法國特有的一種甜點,外型一顆顆的色彩繽紛,
作品取其多彩的特色,設計出配色多樣的套組。
本作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可以滑動,便於因應空間與用途伸縮使用。


展場的尾端設有全展區展品的簡介與評論,
有興趣的人不妨坐下來,看看專家怎麼看一件作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看完文章想有所回應嗎? 請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