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資訊]
館名: 布政使司文物館
地點: 台北市南海路53號(台北植物園)
開放時間: 二~日 9點至16點半
票價/拍攝: 免費/可,禁用閃光
導覽: 定時-10點、14點
預約-http://1420.tfri.gov.tw:8080/
官網: http://tpbg.tfri.gov.tw/guide/guide_c.asp
相簿: http://album.blog.yam.com/meiphoto&folder=7588211
[碎碎念]
位於植物園裡的這座木構建築,
雖然一直被叫作"布政使司衙門",
不過其實衙門的部分當初是設置在今天的西門中山堂,
日治時期因為改建為台北公會堂而拆除,
但有感於木構建築之美,保留了一部分遷徙到植物園內,
這部分就是衙門旁的"欽差行臺",
也就是官員來台辦公時的官署。
(延伸閱讀: 中正區古蹟今昔
http://letspet.blogspot.com/2009/06/part1.html)
在台灣,這樣的清代官署,
欽差行臺可以說是碩果僅存,
保留了清代木構建築的工法,
當然廟宇也保留了一部分的工法,
不過比起來,欽差行臺更為樸素實際,
少了花俏的雕飾,
更能觀察全屋不用釘子的神奇。
也因為如此,維護文物館就很花力氣,
前幾年一直都在維修,此次都不得其門而入,
今年才終於能夠成行,
因為擔心文物館下午不開放,
還趁著非周休的平常日上午就興沖沖趕去,
當天負責導覽的是邱長陵先生,
不管我問什麼千奇百怪的問題,
他都很自若的應付,好厲害呢。
既然官署是因為建築之美而逃去被拆除的命運,
那麼首先當然要講講他的建築了。
欽差行臺原本縱深四進,寬十五開間;
遷址植物園後只保留縱深三進,寬七開間,
空間格局分別為:頭門、儀門、大堂、
左右廂房、中.左.右廊道,
典型的閩南式田字型格局。
行臺的屋頂較低,屋脊平緩,造型樸素,
反而透出一種官署建築的穩重氣勢,
屋頂使用紅板瓦,屋脊裝飾著花草剪黏和泥塑,
屋脊兩端翹起,稱之為燕尾翹脊,
這樣的兩重燕尾可是只有官家才能使用,
以現在的話說,就是"低調的奢華"。
紅板瓦的屋頂其實並不適用於多雨的台灣,
更不用說夏季的颱風了,
大概也只剩下美觀的作用。
木構的精巧展現在樑柱和檐木,以台灣杉木為構,
依部位可分為:頭巾、束木、束隨、雞舌、栱、斗和瓜筒,
層層疊疊,互相分散屋頂的壓力,
只要蟲蝕不過分,就能維持穩固,
讓人不得不讚嘆中國古代建築的精密。
其中關公栱以形得名,和外檐出栱結構頂端的蝙蝠,
象徵雙福齊下。
門和板壁則顯露出中國建築慣有的隱喻之美,
板壁上飾有"螭虎圍爐窗",
用八隻螭虎圍成香爐做為花紋意象,
象徵薪火相傳;
左右兩扇為文臣門神,
頭門左邊捧著燭、花,右邊捧著鹿、冠,
儀門左邊捧著燭、籤,右邊一樣捧著鹿、冠,
象徵榮華、富貴、加冠、晉祿;
中門則是武臣門神。
頭門門外立有一對抱鼓石,以觀音石為材,
有穩固門面的作用,以形狀得名。
共分三段,由上而下分別為:方形基座、矩形和圓形,
外面雕著螺旋紋,象徵形狀像螺蚌的"椒圖",
椒圖是龍生九子之一,性好閉,取其安定之意,
內面則是左雕龍、右雕虎。
窗戶朝外的是石雕窗,既有厚實之美又能防盜,
不管是華麗的竹節窗還是普通的石柱窗,
都以奇數為單位,取"吉"的諧音,有祈福的意味。
朝內的是木製支摘窗,窗櫺花式多樣,
但因為我到訪時,大堂因佈展不開放,
只觀察到其中的萬字花紋,
下次有機會再去把其他紋飾拍齊。
地板上也用紅瓦磚,形狀上有六角磚和方磚兩種,
其實最初台灣當地只燒灰磚,
燒製紅瓦的技術是從中國傳來的,
顏色上當然比灰磚討喜的多,
所以現在多數的台灣閩南式建築都採紅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看完文章想有所回應嗎? 請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