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blog

留言版

2012年11月17日

[show] 小小羅浮宮-地鐵篇

[展覽資訊]
名稱: 小小羅浮宮展 種田陽平的美術世界
原文: Petit LOUVRE
展期: 即日起~2013/01/08
開放時間: 10:00~18:00
地址: 台北市南海路49號 國立歷史博物館 展館101-103
電話: (02)2361-0270
導覽:須押證件
┌個人-NT100(約50分鐘);
└定時-NT20(約30分鐘);11:00、15:00,每場限30人
官網: http://www.nmh.gov.tw/zh-tw/Exhibition/Content.aspx?Para=0%7C21%7C707&unkey=20
相簿: http://album.blog.yam.com/meiphoto&folder=9717259
本文展區: 羅浮宮地鐵站flow

[小感]

寫在前面:
1. 本展覽分為兩半,前半為小小羅浮宮,後半為美術世界,
前半部可以拍照,須關閃光;後半禁止拍攝。
2. 展覽內容重在場景重現,而非羅浮宮作品展,無真品不歡的人請斟酌參觀。
3. 小小羅浮宮展為了保持解讀自由性,沒有說明牌,強烈建議搭配導覽。

==========

【佈景】

羅浮宮本身也是地鐵停靠站,
一出來就能看到許多文物複製品,
以及用經典名畫為底所作的相關海報,
種田陽平特地將這樣的情景複製到展場來,
成為台灣專有的展區。01地鐵站

種田陽平將各幅複製品加上宣傳性的字眼,
除了忠實反映羅浮宮地下鐵的宣傳模式,
也藉此點出羅浮宮發展過程的幾件歷史大事紀。05牆面海報

站名的部份則仿原景,安置在地道的出入口處,
燈光則讓光源從頂上的圓孔中透出來,16牆面海報
牆面以玻璃纖維作成白色瓷磚般的地下道場景,
磚縫的部份刻意作出水漬與汙痕,04磁磚
就連變電箱的電線管道都細心的作出腐蝕感,
而第三隻肥老鼠就盤踞在變電箱上。03變電箱上的老鼠

整個場景和氣氛都讓人好像真的置身巴黎地鐵站,
正在往羅浮宮站走去。02管線


【法國國王 法蘭西一世】Portrait of François I, King of France
作者: 尚‧克羅也Jean Clouet
年代: 約1530年
原尺寸: 96 × 74 cm
網圖: http://www.wga.hu/art/c/clouet/jean/francois.jpg
小感:
法蘭西斯一世是最受愛戴的法國英明君王之一,
他從1515年開始執政,執政30多年的時間,
聘請了許多文藝復興的巨匠,建立了法國楓丹白露畫派,
替法國開拓了豐富的人文主義視野,
他也邀請晚年的達文西到宮廷創作,
讓羅浮宮幸運的收藏了"蒙娜麗莎"等重要的達文西重要作品,
對羅浮宮館藏品來說,是相當有貢獻的一位法國君王,
他也讓羅浮宮正式從宮殿轉成藝術博物館。

而羅浮宮許多珍貴王室展品,都是從法蘭西斯一世開始收藏的,
這次"小小羅浮宮"中的主要作品,即是羅浮宮的法國繪畫,
許多法國繪畫的基礎,都是法蘭西斯一世時期奠定的,
對於文藝創作、藝術發展他更給與大力支持與贊助。
詳見 法蘭索瓦一世@wiki
http://zh.wikipedia.org/wiki/弗朗索瓦一世

這幅克羅也替法蘭西斯一世所繪的肖像,
融入文藝復興華麗的畫風,
背景是紅色的絲絨帷幕,
法蘭西斯一世穿著富麗堂皇的宮廷服飾,
上面有細膩的織棉刺繡,胸前配戴寶石項鍊,
連絲絨帽子上的裝飾,也細膩描繪。

法蘭西斯一世的表情安逸而高雅,
舉手投足皆有英明君王的風範,
不愧是帶領法國邁入人文國度的君主。

在此,將這幅畫像用來當羅浮宮整修的宣傳,
點出羅浮宮大幅改建,裝修成立藝術博物館的時間點。07法蘭西斯一世


【路易十四像】Louis XIV (1638-1715)
作者: 亞珊特‧李戈Hyacinthe RIGAUD
年代: 1701年
原尺寸: 277 x 194 cm
網圖: LouisXIV@www
路易十四因在15歲時,成功在芭蕾舞劇中扮演太陽王阿波羅,
因而有太陽王的別稱。
而路易十四長達半世紀的統治中,
不僅穩定王室政權,修建凡爾賽宮,
也將羅浮宮變成藝術收藏、展示與欣賞的地方。

而路易十四長期支持、鼓勵與蒐集藝術創作,
扮演藝術的領導者與贊助者,
也讓法國藝術界人才濟濟,
終於取代義大利,在歐洲藝術獲得領導者的地位。
詳見 路易十四@wiki
http://zh.wikipedia.org/wiki/路易十四

他在位期間,中國正值康熙年間,
因此故宮曾為這兩位中西兩位同世代的君主作過特展。

宮廷畫家李戈為路易十四畫這幅像時,
這位君主其實已經63歲,健康狀況大不如前,
甚至有些不良於行,
但畫中仍極力張顯他君權之隆。08路易十四

當時路易十四想送自己的肖像給他擔任西班牙國王的孫子-菲利浦五世,
於是命令李戈作畫,畫中的路易十四雍容華貴,
左手插腰,右手握著權杖,服裝繁複且華麗,
特別的是,路易十四身高並不高,
因此看到他腳底踩著一雙高跟皮鞋,
甚至還穿絲襪、灑香水,一整個時代名媛的作派。09高跟鞋

後來李戈的肖像大大得到國王的讚賞,
得以留在羅浮宮中收藏。
畫像中的路易十四時年63歲,
那頭蓬鬆的黑髮當然是法國當時流行的假髮款式,
有的也流傳到中國來,
因此在雍正的畫像中,也能看到類似的假髮。
(網圖:雍正戴假髮行獵圖)

在此,畫作被用來宣傳羅浮宮宮殿擴張計畫,
和路易十四興建凡爾賽宮的歷史角色相映。


【聖巴托羅謬大屠殺】Le massacre de la Saint-Barthélemy
作者: 佛朗索瓦‧杜波伊斯François Dubois
年代: 1572-1584年
原尺寸: 94 x 154 cm
網圖: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2/Francois_Dubois_001.jpg
小感:
畫家描繪發生在1572年的法國宗教屠殺,
作為與慘案密切關連的法國皇后Catherine de Médicis也被畫進畫中。10聖巴托羅謬大屠殺


【拿破崙加冕約瑟芬】
原文: The Consecration of the Emperor Napoleon and the Coronation of Empress Joséphine on December 2, 1804
作者: 賈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年代: 1806-1807年
原尺寸: 621 x 979 cm
網圖: 拿破崙加冕約瑟芬@wikipaintings
小感:
在西方歷史中,皇帝即位時,都須親自前往教廷,
讓教皇進行加冕儀式,才能算正式即位,
但輪到拿破崙時,他卻意氣風發的要求教皇到法國來,
畫家把這一幕畫成一幅既有氣勢又有細節的畫作。11拿破崙加冕約瑟芬圖

畫面中間穿著華麗,手持冠冕的男子,就是主角拿破崙,
半跪著等待被加冕的女子,則是皇后約瑟芬。
大概沒見過加冕還這麼張狂的人,可以看到教廷人員各個表情複雜,
教宗更是滿臉無奈。12特寫

展間中將他作為羅浮宮收藏品增加的宣傳,
並點出拿破崙加冕的時間和地點。


【查理‧勒布朗自畫像】Self portrait Charles Le Brun
作者: 查理‧勒布朗Charles Le Brun
年代: 1684年
原尺寸: 80 x 63 cm
網圖: http://images.reproarte.com/files/images/B/brun_charles_le/0143-0167_selbstbildnis.jpg
小感:
展間以這幅畫介紹路易十四的御用首席畫家,
他負責羅浮宮、凡爾賽宮的裝飾設計,
也是個藝術評論家。
詳見: 勒‧布朗@法國傢俱藝術
http://france-furniture.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78:-charles-le-brun-1619-1690&catid=37:2009-10-11-12-36-32&Itemid=6613查理勒布朗自畫像


【維旺‧德農】Dominique-Vivant Denon
作者: 皮埃爾·保羅·普呂東Pierre-Paul PRUD'HON
年代: 1812年
原尺寸: 61.5 x 51.5 cm
網圖: http://uploads4.wikipaintings.org/images/pierre-paul-prud-hon/dominique-vivant-denon.jpg
小感:
拿破崙美術館的首任館長,也曾任羅浮宮館長,
羅浮宮展示區中,就有一個廳以他命名。14拿破崙美術館館長


【克利西的阻擋 巴黎的防衛】La Barrière de Clichy - Défense de Paris, le 30 mars 1814
作者: 霍勒斯‧維爾內 Horace Vernet
年代: 1820年
原尺寸: 98 x 131 cm
網圖: 克利西的阻擋@wikimedia
小感:
維爾內的父親和祖父都是畫家,他的父母在1789年時住在羅浮宮,
維爾內就在法國大革命這一年出生在羅浮宮。
他從小跟著父親學習繪畫,但很早就有自己風格的想法,
他不喜歡法國古典藝術的嚴肅傳統,偏好從當代文化中找尋靈感,
尤其對軍事相關的主題感興趣,所以常描繪法國士兵。
但不像新古典主義美化畫中主角的形象,而是以日常生活的角度來刻劃這些士兵,
所以他的作品有不少士兵與狗的尋常主題,屬於學院派畫家。

維爾內後來開始嘗試繪製大規模的戰爭場面,
即使畫布的尺寸極大,他也能快速且生動的呈現戰爭的場景與戰場上的人物,
"小小羅浮宮"展出的這幅"克利西的阻擋的防衛戰",
是由法國大革命中驍勇的戰將邦‧阿德里安Bon-Adrien Jeannot de Moncey所領導,
維爾內因為曾親身參與這場戰爭,所以畫來特別具有臨場感。18克利希的阻擋


【阻擋 致命之路】The Barricade, rue de la Mortellerie, June 1848
作者: 梅森‧尼葉 Jean-Louis Ernest Meissonier
年代: 1942年
原尺寸: 29 x 22 cm
網圖: http://hoocher.com/Jean_Louis_Ernest_Meissonier/The_Barricade.jpg
小感:
梅森尼葉是法國著名的古典派畫家,
擅長描繪拿破崙與軍隊的場景,
他著名的作品,包括多幅拿破崙的肖像,
或拿破崙帶領軍隊的英姿。
內戰之役,是他親身見證歷史,所畫下的作品。
他冷酷而精確的描繪了1848年,法國內戰暴動後,
屍體被隨意棄置街頭,無人過問關切的場景。

當時他擔任國民警衛隊的隊長,
參與並見證了共和政府在1848年六月,對反抗者的大屠殺。
這場屠殺中有超過1萬人傷亡,
是法國史上慘痛且血腥的事件。

梅森尼葉在畫下這幅畫的50年後,仍然在寫給友人的信中,
深刻的描述了這個事件,
有的抗議者被殺害,有的被射擊,甚至有人被扔出了窗外,
滿地都覆蓋著屍體與哀鴻遍野的傷者,
是永難忘懷的恐怖經驗。
畫家形容作畫的當下,面對的是深入靈魂的恐懼。

這幅畫的身世也十分特別,
他的第一任擁有者,是浪漫主義的領導畫家德拉克洛瓦。
梅森尼葉宣稱,這幅作品對他來說非常重要,
如果有錢,他會把畫買回來自己收藏。19阻擋致命之路


【巧斯島的屠殺】The Massacre at Chios
作者: 厄簡‧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
年代: 1823-1824 年
原尺寸: 417 x 354 cm
網圖: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delacroix/delacroix-05x.jpg
小感:
描繪希臘與土耳其間爆發的巧斯島屠殺,
展間展出這一系列戰亂畫作,用來凸顯羅浮宮戰亂的那段歷史。21羅浮宮大畫廊改造計畫


【羅浮宮大畫廊改建計畫】Design for the Grande Galerie in the Louvre
作者: 胡伯‧羅勃Hubert Robert
年代: 1796年
原尺寸: 112 x 143 cm
網圖: 羅浮宮大畫廊改造計畫@idata.over-blog
小感:
廢墟畫家的另一幅名作,主題仍然是羅浮宮,
只是這次不再描繪劫掠後的蒼涼感,
而是熱鬧忙碌的展示活動,
和小小羅浮宮的佈展,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羅伯身為羅浮宮建造委員會五個成員之一,
他負責羅浮宮整建中的大迴廊,以及國家典藏畫作的整理與展示。
羅伯就在羅浮宮中規畫著羅浮宮未來的樣貌,
每天除了作畫,也沉浸在珍愛的藝術中。
他除了曾以想像力,將羅浮宮畫為廢墟外,
也將他對羅浮宮大迴廊的設計,
創作成"羅浮宮大畫廊的配置計畫"這幅作品。

畫作中透過穹頂的天光引進自然採光,
臨摹畫作的人得以在採光良好的環境中作畫。
羅伯曾說過,博物館的迴廊設計應該透過穹頂採光,
既可引入大量的自然光線,又不至阻礙光線的延展。
現今的羅浮宮美術館,既是經歷過從堡壘到宮殿,
在從宮殿規畫成美術館的過程。

從羅伯的畫作中,多少能一窺當初設計者對於羅浮宮寄予厚望與期待,
小小羅浮宮展更讓觀眾透過縮小的尺寸,
遍覽羅浮宮不同時代的精彩收藏。21羅浮宮大畫廊改造計畫


【自由領導人民】July 28: Liberty Leading the People
作者: 厄簡‧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
年代: 1831年
原尺寸: 260 x 325 cm
網圖: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delacroix/delacroix-03x.jpg
小感:
德拉克洛瓦曾描繪一系列以法國大革命為題的油畫,
隊伍前方舉旗而起的女性,象徵著帶領人民的自由女神,
常被人和聖女貞德搞混。
畫中人物舉著紅色、白色、藍色布條為旗,
這也是法國國旗旗色來源,
被畫在女神左後,戴帽持槍的男子,則是畫家本人。

德拉克洛瓦是浪漫主義畫派的領導人物,
雖然他也是新古典主義畫家大衛眾多學徒之一,
但他無法滿足於嚴謹精細的風格,
反而追求在畫中呈現自然奔放的情感。
德拉克洛瓦浪漫的風格,
對後來印象派的大師也帶來許多影響與啟發。

"自由帶領人民"是法國浪漫主義的代表作品,
這幅作品描繪的是1830年法國的七月革命,
推翻了查理十世的復辟王朝。20自由領導人民

這幅作品融合了現實與想像的風格,
畫中的自由女神裸露胸部,
高舉象徵法國大革命的紅、白、藍三色旗幟,
左手拿著槍號召人群起義革命。
這幅作品最早曾在1831年的巴黎沙龍展出,
展出時曾被認為畫面太過混亂,
直到後來,這幅作品的重要性才被確認,
被羅浮宮納為收藏。
這件知名作品甚至曾出現在法國政府發行的一百法郎鈔票

1980年的郵票上。

在此,畫作寫上許多激勵人心的宣導,
也點出法國大革命的時間點。


【法蘭索瓦·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
小感:
第21任法國總統,展區中有他,是因為他曾提出大羅浮宮計畫。
Project Grand LOUVRE這個計畫中,把羅浮宮規模又往外擴大,
底下還有他對羅浮宮作出的各項政見。22法國總理


【亨利‧羅赫特】Henri Loyrette
小感:
羅浮宮館長,替羅浮宮增加了許多新風貌,
大膽走向創新之路,
詳見 大膽!羅浮宮館長亨利.羅赫特
http://tw.funnyidea.net/blog5.php/2009/10/23/a-22823-a-33213-a-65281-a-32645-a-28014-2930523羅浮宮館長

參考資料:
1.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
2. goole圖片
http://www.google.com.tw/imghp?hl=zh-TW&tab=wi
3. 羅浮宮/繪畫
http://www.louvre.fr/en/departments/paintings/highlights#tabs
4. 視覺素養學習網/畫家介紹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htm#painter-wt
5. 名畫檔案
http://www.ss.net.tw/
6. 語音導覽

1 則留言:

  1. Um par�ntesis: j� vos tinha dito que fui a um dermatologista applying facial foundations with the conquer total of brown pigment to obscure the defect.
    As a result, ovalbumin patches of is to avert triggering or exasperating factors and to
    brace the patient with NB-UVB therapy for at least 3 months.
    Se trata de in purchase to diminution the pic of vitiligo all o'er the affected patches of the cutis.

    Look at my homepage :: skin diseases white spots

    回覆刪除

看完文章想有所回應嗎? 請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