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資訊]
館名: 台北賓館
地點: 台北市中正區凱達格蘭大道1號
電話: 02-23113731
交通方式:(以台北車站為起點)
1.步行(約15分)
台北車站->M8公園路出口->公園路->凱達格蘭大道1號
2.捷運
台北車站->捷運新店/南勢角線->捷運台大醫院站->1號出口->公園路->凱達格蘭大道1號
開放時間: 8點~15:30
日期: http://tgh.mofa.gov.tw/
票價/拍攝: 免費/限建築之外
官網: 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203
延伸閱讀: wiki百科-台北賓館 http://ppt.cc/IQ39
相簿: http://album.blog.yam.com/meiphoto&folder=7642210
[碎碎念]
上次講了台北賓館的外建築風格,現在來介紹裡面富麗堂皇的裝飾。
因為建築內部不允許拍照,文章內引用圖片皆翻攝於DM,
想看更多圖片的人,還請移駕官網。
從車寄處進入到玄關,耳邊聽聞的是質樸的台灣歌謠,眼前的卻是金碧輝煌的巴洛克式雕飾。
幾何造型的天花板線條,古典比例的壁面,再加上英國拼組瓷磚的地坪,
都展現出西洋式對稱比例的呈現方式。
紅黑白三色相間的磁磚顏色,呈現維多利亞風格;
以瓶形和把手為造型的木製階梯和圓拱通道也很西洋風,
燈的造型也很多,有閃亮亮的全天然水晶吊燈、圓渾造型的大燈,以及聖火造型的壁燈;
柱飾、燈飾、門框、鏡框、壁紙、垂簾、桌椅、地板、地毯等,則以花葉植物為表現主題。
最顯眼的是總數高達17個的華麗壁爐,從磁磚到雕飾,每個壁爐的造型各異,依空間性質而有所變化,
壁爐上方多有加裝極大的鏡子,爐口有鼓風機,
壁爐瓷磚採用英國進口的維多利亞瓷磚,圖案作工繁多,雕飾極其雅緻,
其中最豪華的當屬西廂宴會廳裡的壁爐。
在西式風格中,佐以書法和屏風為點綴,
在富麗堂皇中,增添幾分優雅的氣度。
因為日治時期曾為總督官邸,家具的雕飾和壁紙的花樣上,常可見菊花圖紋,
是日本皇家的象徵。
建築內的空間分為兩層樓:
一樓有玄關、川堂、東廂會客室、西廂宴會廳、第一客室、第二客室、秘書室、書記室、副官室、應接室、配膳室、宿值室等;
二樓則有第一起居室、第二起居室、書齋、第一寢室、化妝室、大客廳、銅像廳、女賓客室、第二寢室、早餐室、配膳室等;
北側房間通常都有落地百葉窗可以通往外面的庭院、陽臺、涼台或露臺。
以下依樓層對空間做些介紹,首先是一樓的部分,主要為行政辦公的空間:
【川堂】
原為木雕,2002年重建時貼上金箔;通道拱門上的木雕原為菊徽,國民政府接手後改為梅徽;
廊柱為古希臘愛奧尼亞式柱飾,柱頭為羊角,柱底垂有花草雕飾;
窗框上的式樣是勳章飾,又稱鮑魚式,和地磚同屬維多利亞風格;
鋪上紅毯是為保護瓷磚免於因踐踏而損壞。
【東廂會客室】
日治時期常在此招開地方官會議,國民政府接手後改用來招待國賓。內有壁爐。
【第一客室】、【 第二客室】
等待接見或賓客寒暄的轉換空間,皆有壁爐。
展間內地板使用櫸木地板,紋路與桌椅皆以花葉為雕飾,桌腳以獸爪為造型,
木椅原屬西側宴會廳所有,椅腳前面有滾輪,可方便僕役服務與賓客左右移動。
【西廂宴會廳】(原名:大食堂)
曾為簽訂中日和約處,今供作國宴場地,擁有最豪華美麗的壁爐;
外有階梯可直通北側庭園,延伸宴會空間,採西式宴客方式。
【副官室】
內有壁爐,佈置風格相較之下簡單樸實。
宴會廳和副官室附近皆有階梯可上二樓,參觀動線是安排從副官室上樓,宴會廳下樓。
二樓空間皆有壁爐,主要為起居空間,分別為:
【第一起居室】原名:第一起居間
是日治時代和洋並存的建築風格,此種風格分兩種;
一種是洋館、和館各自獨立,如台北賓館西北角的和館;
一種是像第一起居間這樣,是設置於洋館內的和室,
外有螺旋狀的安全梯可直達三樓東南隅的涼台。
第一起居室內原有榻榻米,是社交和起居的空間,現在陳列"雕刻裝飾櫃"。
【第二起居室】原名:第二起居間
日治時期為總督臥房,佈置色調為淡藍,配上挑高屋頂和橢圓造型天花板,更使人放鬆。
東、西、北皆有門可通二樓陽台,皇族可在此觀景或接受致意,
南邊則是納室,也就是儲藏室,後改建為盥洗室,
日本皇族來台時則供作起居間。
【書齋】
陳列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與總督明石元二郎墨寶複製品,後者是死後唯一葬於台灣的總督。
【第一寢室】、【化妝室】原名:夫人臥室、小兒室
為總督夫人的臥室,現在展示總督官邸時期的重要紀事。
【銅像廳】原名:廣間、安樂室
作為收藏品展示和迎賓使用,第一代時曾分為廣間和安樂間兩個空間,
有天花板細膩線腳和天然水晶吊燈,吊燈有機關可垂降地面,
第二代併為廣間,增建古希臘愛奧尼亞柱式柱樑、花草植物彩繪鑲嵌玻璃。
現在展示中日和約的相關文物和人物雕像。
【大客廳】原名:大客室
仕紳拜謁總督處,以矮櫃等擺設裝潢來增加氣勢,兩側門楣上以灰泥雕塑刻成梅花鹿頭。
【女賓客室】原名:婦人客室
依循歐美上層社會慣例,作為女主人招待女客之用,
以白色高腳櫃等家具彰顯優雅的風格。
【配膳室】
由1F配膳室的輸送梯,將懸吊木籠送上2F,
重新檢視烹調並裝盤,再送往早餐室。
展示當時開出的菜單及餐具,其中部分為法國PILLIVUTY瓷器,
上有總督府徽記,描邊分為白底藍邊和白底描金粉邊兩種。
【早餐室】原名:朝食室、食堂
日本皇族來台時,行程滿滿,常只能在官邸此處吃早餐,外有送餐口。
現陳列蒔繪漆器,上有家紋,在木胎上漆上朱色或黑色的漆。
蒔繪是靠漆將金銀粉末固定在漆器上的技法,展品有:
九曜紋鐵線蒔繪飲食器、九曜紋蒔繪行器、三騰巴紋竹蒔繪梨地水次,
飲食器就是碗盤,行器則是外出用的食盒,平常擺放在廚櫃底下;
水次是一種長柄的注水器,也是擺放在櫥櫃下。
【第二寢室】原名:客室
招待貴賓特別是女賓用,有衣櫥、五斗櫃、梳妝台、明鏡,
盥洗室也特別寬大,有獨立陽台。
現陳列的傢俱,原為駐韓大使館的古董家具,
1992中韓斷交後運回。
現在展間內多展示台北賓館的相關歷史,
除了入口處和北側外的導覽短片,展間內也有文字介紹,
包括建築變遷史、修繕記錄、皇族來訪記錄、用途變遷史,
以及最重要的中日和約專區。
下一篇文章再來講講"中日和約"和神秘的"雕刻裝飾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看完文章想有所回應嗎? 請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