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blog

留言版

2012年11月11日

[show] 小小羅浮宮-紅色房間 II

[展覽資訊]
名稱: 小小羅浮宮展 種田陽平的美術世界
原文: Petit LOUVRE
展期: 即日起~2013/01/08
開放時間: 10:00~18:00
地址: 台北市南海路49號 國立歷史博物館 展館101-103
電話: (02)2361-0270
導覽:須押證件
┌個人-NT100(約50分鐘);
└定時-NT20(約30分鐘);11:00、15:00,每場限30人
官網: http://www.nmh.gov.tw/zh-tw/Exhibition/Content.aspx?Para=0%7C21%7C707&unkey=20
相簿: http://album.blog.yam.com/meiphoto&folder=9704808
本文展區: 紅色房間 洛可可+窺孔1

[小感]

寫在前面:
1. 本展覽分為兩半,前半為小小羅浮宮,後半為美術世界,
前半部可以拍照,須關閃光;後半禁止拍攝。
2. 展覽內容重在場景重現,而非羅浮宮作品展,無真品不歡的人請斟酌參觀。
3. 小小羅浮宮展為了保持解讀自由性,沒有說明牌,強烈建議搭配導覽。

==========

在紅色房間裡,我們之前介紹到了楓丹白露派和巴洛克派,
現在進入到洛可可時期。
在介紹展品前,提醒大家除了觀賞畫作本身,
也別忘了細看畫框、畫布的作工和觸感,
以及牆板和天花板邊緣交接處,那雕工繁複的花紋。

巴洛克+古典主義混合派
洛可可
A【西蓋爾總理】Pierre Séguier, Chancellor of France
作者: 查理‧勒‧伯安Charles Le Brun
年代: 1650年
原尺寸: 2.95 × 3.57 cm
網圖: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a/ae/Charles_Le_Brun_002.jpg
小感:
勒伯安是17世紀下半葉,法國宮廷的首席畫家及皇家學院的院長,
他在凡爾賽宮負責宮廷裝飾,創作了大量的壁畫和天頂裝飾。
出生於雕刻家庭的勒伯安從小耳濡目染,年輕時就嶄露頭角,
當時的重要畫家普桑短暫停留法國創作,又回到羅馬,
身邊跟著一個年輕畫家,那就是勒伯安。
他在義大利學習時,大量研究拉斐爾Raphael等文藝復興大師,
也學習了巴洛克式的華麗裝飾風格,使他具備多元創作的能力。

勒伯安回到法國後,受到路易十四重用,
不僅在學院內建立藝術體系與理論,
他也為宮廷提供各種裝飾的服務,
從製作家飾、掛毯、舞台設計,到宮廷繪畫都一手包下。
當時西蓋爾總理是他的保護人,所以留下這幅知名的"西蓋爾總理畫像"。

畫中的西蓋爾和藹莊嚴,四周的隨從則流露寧靜的氛圍,
使人對西蓋爾留下深刻印象。30西葛爾總理

 

窺孔-三合一
在代表18世紀的洛可可畫派的牆面中,隱藏了三個窺孔,
裡面的景色看似相連,其實是分開製作的,
可以看出種田陽平在比例上的精準。
裡面的立體場景,是種田陽平想像而製作出的16世紀的巴黎街景。紅色房間-001

【窺孔之一】-塞納河碼頭
除了景物建築維妙維肖,我覺得更厲害的地方是,
所有比例抓得精準無比,連充作遠景的畫都一絲不苟,
塞納河上的水紋和倒影,更是把美學技巧表露得淋漓盡致。42岸上vs河上

【窺孔之二】-羅浮宮遠景
這個場景著重表現細節,人物和建築種類非常多,
整體看固然能感嘆巴黎街景的恢弘,
仔細檢視也毫無違和感。36河濱城景

【窺孔之三】-街道下的地窖
表現隱藏在表面下的部分,作出隱、現之間的對比,
地窖裡的人正在搬運著酒桶,
街道上則是有孩童正在和狗嬉戲,
是非常生活化的一幕,
更增添了幾分真實感和趣味性。33地上vs地下

 

洛可可畫派Rococo-華鐸.布雪.夏丹
以輕快、奔放、易親近和日常性取代王權思想與宗教信仰的氣息,
大量採用亮色系和彎曲的線條,具有裝飾性的風格。
展區中展示了畫派中的代表人物,包括:華鐸、布雪、夏丹、弗拉戈納爾等。
華鐸擅長音樂戲劇,布雪擅長花俏裝飾,
夏丹以纖細深沉的靜物為題材,弗拉戈瑞爾以捕捉歡愉的瞬間而聞名。
有興趣深入研究,請見 《洛可可藝術》
網址: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th9_1000/open-30-broadcast.htm


B【向西塞拉啟航】Pilgrimage to Cythera
作者: 尚‧安端‧華鐸(Jean-Antoine Watteau)
年代: 1717年
原尺寸: 129 x 194 cm
網圖: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watteau/watteau-01x.jpg
展示品圖:31向西塞拉啟程


C【敏銳的音樂家】La Finette
作者: 尚‧安端‧華鐸(Jean-Antoine Watteau)
年代: 1717年
原尺寸: 25 x 19 cm
網圖: La Finette @ wiki
展示品圖:34敏銳的音樂家


D【啞劇丑角(吉爾)】
作者: 尚‧安端‧華鐸(Jean-Antoine Watteau)
年代: 1718年
原尺寸: 184.5 x 149.5 cm
網圖: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watteau/watteau-02x.jpg
展示品圖:37啞劇丑角吉爾


E【赫諾德與阿基米德】Rinaldo and Armida
作者: 法蘭斯瓦‧布雪(Francois Boucher)
年代: 1734年
原尺寸: 135x 170 cm
網圖: http://uploads1.wikipaintings.org/images/francois-boucher/rinaldo-and-armida-1734.jpg
展示品圖:47赫諾德與阿基米德


F【宮女】Brown Odalisque (L'Odalisque Brune)
作者: 法蘭斯瓦‧布雪(Francois Boucher)
年代: 1745年
原尺寸:  53 x 64 cm
網圖: http://www.wga.hu/art/b/boucher/1/b_odalis.jpg
展示品圖:38宮女


G【出浴的黛安娜】Diana Leaving her Bath
作者: 法蘭斯瓦‧布雪(Francois Boucher)
年代: 1742年
原尺寸:  57 x 73 cm
網圖: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boucher/boucher-01x.jpg
小感:
希臘神話中,黛安娜是天神宙斯的女兒,太陽神阿波羅的妹妹,
黛安娜是月亮女神,也是狩獵之神,
彎彎的新月是他的弓,月光是他的箭,
頭上戴著一枚新月的裝飾,則是他的標誌。

法國畫家布雪所畫的這幅"出浴的黛安娜"慵懶且唯美,
女神黛安娜旁邊,放著剛狩獵完的弓箭與獵物,
似乎是狩獵完接著沐浴的場景。
畫中的黛安娜膚色白皙豐腴,神色安詳,
全身赤裸,少有遮蔽。40出浴的黛安娜

當時由路易十四所統製的法國,正走向洛可可的輕快風格,
反對之前巴洛克風的華麗,
但也反映出路易十五時期,重視享樂與愛慾。
布雪是當時宮廷的首席畫家,從這幅描述月神黛安娜的作品,
就可看出布雪的畫風,色彩柔和而抒情,
以神話主題見長,呼應著當時社會的洛可可風潮。
但他也因作品中大膽的裸露風格,飽受批評。


H【午餐】The Afternoon Meal
作者: 法蘭斯瓦‧布雪(Francois Boucher)
年代: 1739年
原尺寸: 81.5 x 65.5 cm
網圖: The Afternoon Meal @ Wiki
展示品圖:43午餐


I【鰩魚】The Ray
作者: 尚‧西梅翁‧夏丹Jean Baptiste Simeon Chardin
年代: 1725 ~ 1726年
原尺寸: 114 x 146 cm
網圖: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chardin/chardin-01x.jpg
展示品圖:44鰩魚


J【祈謝天恩】Grace before the meal
作者: 尚‧西梅翁‧夏丹Jean Baptiste Simeon Chardin
年代: 1740年
原尺寸: 49.5 x 39.5 cm
網圖: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chardin/chardin-04x.jpg
小感:
18世紀有著充滿享樂的洛可可畫風,也有像夏丹這樣風格樸實的畫家。
夏丹是靜物畫的大師,擅長描繪廚房的一角,
或市井小民的居家生活。

夏丹的作品和洛可可時期的布雪,是截然不同的典型,
他的作品流露著溫暖的親情,
並展現了尋常居民在簡樸生活中,仍然堅定自己的信仰。

夏丹出生在巴黎的木匠家庭,
他很少離開法國,一直生活在巴黎左岸,
後來路易十五在羅浮宮給了夏丹一間工作室,
讓他能專注創作。
雖然他不像同時期的畫家,以神話享樂為主題,
但他的作品蘊含溫暖的親和力,
也深受歐洲收藏家與國王路易十五的喜愛。

這幅"祈謝天恩"就是描繪母親為了孩子準備好餐點,
端上餐桌,地上還有火爐,牆壁上則掛著日常使用的鍋子,
母親似乎正在告訴孩子,
要感謝慈悲的上天,賜給他們足以溫飽的飲食。45感謝天恩


K【年輕的繪圖員】The Draughtsman
作者: 尚‧西梅翁‧夏丹Jean Baptiste Simeon Chardin
年代: 1737年
原尺寸:  80 x 65 cm
網圖: http://www.artrenewal.org/artwork/633/2633/11787/draughtsman-large.jpg
展示品圖:46年輕的繪圖員

 

洛可可畫派-弗拉戈納爾

洛可可2
A【門閂】The Bolt
作者: 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Jean-Honoré Fragonard
年代: 1778 年
原尺寸: 73 x 93 cm
網圖: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fragonard/fragonard-07x.jpg
小感:
弗拉戈納爾是讓人感官愉悅的畫家,
即使是呈現希臘悲劇的主題,
作品的筆調與顏色仍呈現了柔和的色彩,
他也迎合顧客的需求,
畫了一些調情畫面的愛情畫,或優閒的田園風情,
是洛可可時期的代表畫家之一。

畫中,弗拉戈納爾以高超的手法,
把本來可能低俗的男女情慾場景,轉成暗示的意象。50門閂


B【舞者瑪麗‧曼德萊娜‧古馬德】Ritratto di Marie-Madeleine Guimard
作者: 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Jean-Honoré Fragonard
年代: 1770年
原尺寸: 81.5 × 65 cm
網圖: Ritratto di Marie-Madeleine Guimard @ wiki
展示品圖:51舞者瑪麗‧瑪德萊娜‧吉馬德


C【蒂沃利的瀑布】The Falls of Tivoli
作者: 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Jean-Honoré Fragonard
年代: 1760年
原尺寸: 72.5 x 60.5 cm
網圖: https://d30dcznuokq8w8.cloudfront.net/works/r/bal/2/9/7/33792_full_819x1024.jpg
展示品圖:52蒂沃利的瀑布


D【沐浴者】The Bathers
作者: 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Jean-Honoré Fragonard
年代: 1765年
原尺寸: 64 x 80 cm
網圖: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fragonard/fragonard-02x.jpg
展示圖:53沐浴者


E【主神父科勒蘇犧牲自己以拯救卡力兒荷】Coresus Sacrificing himself to Save Callirhoe
作者: 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Jean-Honoré Fragonard
年代: 1765年
原尺寸: 309 x 400 cm
網圖: Coresus Sacrificing himself to Save Callirhoe @ link
小感:
洛可可風潮下的另一個畫家,是弗拉戈納爾,
他曾在布雪門下學畫,擅長田園風景與裝飾畫,
也常以神話為主題,畫中常呈現洛可可歡愉嬉戲的氛圍。

這幅"主神父科勒蘇犧牲自己以拯救卡力兒荷",
即是以希臘神話中的故事為主題所畫的作品,
即使是呈現希臘悲劇的主題,
作品的筆調與顏色仍呈現了柔和的色彩。

這個故事描述神父科勒蘇愛上了少女卡力兒荷,卻得不到少女的回應,
於是神父轉向酒神戴歐尼修斯Dionysus祈禱,
反而讓整個城市的人遭受災難,
要少女卡力兒荷祭獻犧牲才能解除災難,
但神父卻不忍殺害少女,反而自殺,犧牲了自己。54大神父科瑞蘇犧牲自己以拯救卡力兒荷

參考資料:
1.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
2. goole圖片
http://www.google.com.tw/imghp?hl=zh-TW&tab=wi
3. 羅浮宮/繪畫
http://www.louvre.fr/en/departments/paintings/highlights#tabs
4. 視覺素養學習網/畫家介紹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htm#painter-wt
5. 名畫檔案
http://www.ss.net.tw/
6. 語音導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看完文章想有所回應嗎? 請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