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blog

留言版

2009年12月7日

[movie ]亡命快劫


[電影資訊]
中/原文片名: 亡命快劫/The Taking of Pelham 1 2 3
導演: Tony Scott東尼史考特
編劇: Brian Helgeland布萊恩黑格蘭
原著: John Godey
類型: 驚悚、犯罪
演員: Denzel Washington丹佐華盛頓
John Travolta約翰屈伏塔
發行:美國/哥倫比亞
上映日:2009/06/12
劇情簡介:
一如往常的尖峰時間,
突如其來發生了地鐵劫持事件,
歹徒Ryder只願和調度員Garber對話,
沒有這類經驗,只能靠對話試圖掌握狀況的他,
要怎麼度過這次危機?

[小感]
友情提醒:內含劇情,不想被破壞觀賞心情者,請慎入。

這部電影據說是翻拍改編版本,
與其說是警匪對峙、智擒劫匪,
還更像是紐約地鐵大推銷,
其實說起來,美國很愛拍這類劇碼,
動不動就在電影裡摧毀建築物或交通動脈,
這在台灣就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據說當初"我是傳奇"有打算要把101大樓弄成末日的頹亡感,
卻被拒絕了,
而"痞子英雄"勘景時第一目標是台北捷運,
也是被拒絕,這才輪到高雄捷運,
大大提升了高雄旅遊的熱潮。
這樣說起來,台灣的機關是不是比較沒有承受力呢?

因為卡司的關係,我是很期待這部戲的,
可惜大家都知道,
越有期望就越有可能失望,
這部說驚悚不夠驚悚,
說犯罪不夠犯罪,
說飛車追逐不夠飛車追逐的半調子動作片,
總給我一種虛有其表的失落感,
在我的看法,很有虎頭蛇尾的遺憾。

電影的噱頭在於兩個主角分據通話線的兩端,
靠著線路連繫兩個主角,
藉此強化氣氛的緊張與脆弱,
但這樣的戲碼在"Phone Booth絕命鈴聲"已經有了經典的標竿在,
相較之下,"亡命快劫"的對話戲就顯得虛多了。

故事有個不同於原著的設定,
將和劫匪鬥智的角色,
從捷運警察變成了沒有應付罪犯經驗的普通調度員,
這讓都是普通人的觀眾們對角色起了認同感與好奇,
都想知道這樣的平凡人物,要怎麼搖身一變,成為動作英雄。
可是反而因此讓劇情兜不回來,
為了要能收拾劫匪,
普通是不行的,
所以只好給主角加了一堆外掛,
又沒有時間交代合理的邏輯,
也就是傳說中的"主角威能",
害我很有被害妄想症的一路在妄想,
劇情到最後會有驚人的真相揭露,
像是調度員其實才是背後真正的操控者之類的,
難道是我這類劇看太多,心變黑了?
不過我很喜歡Walter Garber在應劫匪要求,
跑到地鐵去送錢前,
和他老婆的電話對談,
沒有承諾,沒有情話,
只是透過買牛奶來傳達蘊藏的深情,
反而讓情感更真實更感人。

一般來說,這類的鬥智電影,反派角色都是又壞又聰明,
手段冷酷,善於掌握人類情緒,
更精於利用事態,
但這部電影裡的反派角色卻完全大相逕庭,
一開始的酷帥形象維持不到半個鐘頭,
立刻變成一個滿嘴髒話的瘋漢。
當然有時候一個瘋子比正常人更難以應付,
但可惜這個角色並沒有這麼有深度,
有一段戲是劫匪Ryder和調度員Garber談判,
閒扯了好長一段冰島度假的蠢事,
本來以為這是在舖哽,
後來證明這真的完全是段閒扯,
除了暗示他的真正背景來自華爾街之外,
沒有任何意義,
老實說我沒有"謎底揭曉"的恍然大悟,
反而只有種"那又怎麼樣"的莫名其妙,
更不要說劫匪的動機了,
簡直蠢到一個境界。

追擊劫匪的過程也太電影了,
認真想起來,如果已經有狙擊槍,
又已經打殺了其中一名劫匪,
為什麼不乾脆把就在他旁邊的主犯一起幹掉?
就算是為了緝兇,
攔腰狠狠撞上其他車輛這樣好嗎?
持槍逼迫別人下車這樣好嗎?
在車陣當中追逐,這樣真的好嗎?
電影裡看來非常英雄,
搬到現實生活的話,恐怕就要葬送很多生命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看完文章想有所回應嗎? 請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