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blog
留言版
2009年12月3日
[movie] 為愛[朗讀]
[電影資訊]
中/原文片名:為愛[朗讀]/ The Reader
導演: Stephen Daldry史帝芬戴爾卓
編劇: David Hare大衛海爾
原著: Bernhard Schlink徐林克
類型: 劇情、愛情
演員: Ralph Fiennes雷夫范恩斯、
David Kross、
Kate Winslet凱特溫絲蕾
發行公司:美國/溫斯坦
上映日: 2009/03/27
劇情簡介:
一個15歲的少年遇見了大他21歲的車長漢娜,
戀情熊熊燒起,漢娜某日卻不告而別,
多年後,少年在法庭上意外與漢娜重逢,
也揭曉了漢娜極力掩藏的秘密。
[小感]
友情警告: 內含劇情,不想破壞觀賞樂趣者請慎入。
二次大戰是很常見的電影題材,
對於說故事的人來說,
一定是極其喜愛的時期,
因為那段時間充斥著衝突性與戲劇性,
是絕佳的故事藍本,
不過我想對於置身其中的人來說,
絕對是不堪回首,
不僅僅是故事而已吧。
為愛朗讀這個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
背景也是設定在二次大戰,
有別於其他這類型的電影,
導演並不想著墨在納粹與猶太,
反而把焦點擺在少男與熟女間的戀情。
電影上映前看過的報導都不忘強調,
凱特溫絲蕾為本片大膽犧牲,有很多正面裸露戲,
看完我反而覺得,飾演年輕邁克的David Kross更犧牲呢,
標準的正面全裸啊。
這個愛情故事開始的也很與眾不同,
少年Michael Berg因患了猩紅熱,身體不適,
匆匆下車後躲在屋簷下狂嘔,
這時,Hanna Schmitz出場了,
先是很有氣勢的喊著少年,
不等他作答又趕著提了水桶來清理穢物,
Michael不禁啜泣起來,
Hanna慌著一把把他抱進懷裡。
這一幕可以說是情感的開始,
也把Hanna這個形象立體出來,
略帶粗魯,姿態笨拙,卻會關懷弱者的女人,
和懷裡的小男生形成強烈對比。
隨後Michel的家庭聚餐那幕,
和剛剛那些紛雜景象也作出落差,
強調兩位主角身處世界的大不同。
後來小男生康復後,帶了花來拜訪,
撞見了Hanna正在燙熨衣服,
這才驚覺,對Hanna有著移不開目光的隱晦慾望,
再來就真的走在一起了。
電影中很有趣的一幕是,
當Michael初嚐情慾,若無其事的返回家中時,
根本壓不住嘴角的笑意,
這也強化了一個印象,
最開始,這段戀情只建築在性上面。
也因此,他們之間的爭執日漸增加,
因為年齡背景的懸殊,
使猜忌加深,
再加上Hanna從不談自己,
捉摸不定的神祕與退縮更是增添了不安。
唯一能交流的時刻,
居然是朗讀。
導演刻意選擇一些經典名著,
使觀眾易於將那些作品帶入劇情,
即使你沒讀過那些作品,
也可以靠著節選的片段來發現樂趣,
這些作品暗與他們的戀情片段相符,
特別是俄國作家Anton Chekhov的作品:
The Lady With The Dog,
這篇故事在最初引得Hanna歡笑,
在最後又成為她的英文讀本,
文學在這部電影裡,
成了貫通的元素。
Hanna對Michael而言始終像是一團謎,
直到多年後在法庭實習時,
在被告席上再見到Hanna,
一切真相才被揭發。
電影不打算批判,
透著教授的角度說明立場:
只是傳達一個事實,
而這個事實無關善惡,難分對錯,
在法治社會中,
問題從來就不是"這樣作對嗎?"
而是"這樣作合法嗎?"
如果教授象徵客觀,
那麼Michael就代表著普通人,
他熟知Hanna,了解她的難言之隱,
卻無法採取行動,
也只敢透著朗讀"有聲書"來和Hanna交流,
甚至到最後,
Hanna得以出獄,
他的第一反應也是退縮。
他們在獄裡的對話戲很精采,
一對一答都極富深意,
諷刺的是,當初用來溝通他們情感的書籍,
最後變成了擋在他們之間的巨牆,
更成為Hanna結束自己生命的道具。
我實在討厭不珍惜生命的人,
不過很奇怪,
情節讓我感覺,Hanna就是會這麼選擇。
與其說她因為理解了當年集中營的罪惡而自殺,
倒更像是Michael讓她知道,到此為止了。
除了這幕令我震撼,
Michael跑去集中營的遺跡時,
步行在那些床之間,
試圖想像當時的慘狀,
不就像是我們在看這類電影時的行為嗎?
試圖透過電影去感同身受那些時代悲劇,
但就像電影中的Michael一樣,
這麼作只不過是自我幻想而已,
再怎麼樣也絕比不上親身經歷,
就像那個集中營倖存者說的,
如果想要得到什麼,怎樣都好,
絕對別去集中營,
那兒啥都沒有,只有絕望。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看完文章想有所回應嗎? 請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