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樓的展示區有常設展-流動與溝通、特展-海底總動員,
常設展-“流動與溝通-台北客家身影”可以說是客家的概論導覽,
將台北縣客家的各項文化意涵,分為數個主題區來展示,
包含:八方來客、尋宗客跡、北客古蹟、茶語茶話、
客家青山、義客記典、豐年留客等,
整個展區偏昏暗,
而方式又以文字呈現為主,
參觀起來就顯得非常吃力,
展示文物也偏於零碎,有種斷簡殘編的斷裂感。
雖然如此,對於客家的源流和習俗,
展區還是介紹的很清楚的。
在八方來客區中,主要展示客家族群的遷徙過程與分布區域,
呈現方式很有趣,是將各地的客家語錄成影像聲音,收放在木箱中,
打開潘朵拉的盒子,流洩著的是各地的客家音,
我覺得這個做法很浪漫。
在客路青山區中,則展示了客家的經濟命脈-樟腦、煤炭與染工,
樟腦特地擺放在隱藏式的抽屜中,
拉出抽屜立刻能嗅聞濃重的樟腦味,
也將這些產業操作時所用的器具、載具擺放出來,
如果能再加上實際操作時的影片或甚至有實作區,會更好玩。
在講到祭祀時,則介紹祖宗祭祀與義民信仰,
實際上應該是擠在同一個供桌上的祭器們,
為了展示方便,改成排排站,
雖然比較方便知道祭器名稱,卻搞不懂實際排放位置,
倒寧可照實際方式排列,再在祭器下編號,
按照編號說明。
音樂區介紹客家八音,和台北偶戲館的八音頗有類似之處,
館區貼心的錄製了八音的傳統曲目,
可惜沒有個別樂器的獨奏。
在這區常設展區,實在很需要有人帶導覽,
光是看簡單的文字說明,
真的無法想像。
特展區-“海底總動員-郭勝得海底攝影個展”,
是郭勝得利用照片帶領大家進入海洋世界的攝影展,
其中不乏平常罕見的特殊魚種,
當然也有長得奇形怪狀、張牙舞爪的,
有些照片很像是魚類圖鑑的豪華版,
但有些則是透出生命力與故事感。
攝影展的第一張,是拍攝魨魚,也就是河豚,
只見牠在照片中擺出Ya的手勢,可愛極了,
作者將照片標題取名為”歡迎光臨”。
最後一張則拍攝蝦,牠的螯舉到頭,
活像持槍敬禮,
作者取名為”謝謝觀賞”。
比起那些活像魚類圖鑑的照片,
我更喜歡這些取了有趣標題的照片。
以參觀順序來說,我推薦從二樓的常設展、特展,再走到外面平台,
繞行方樓,可以看見建築模型介紹和”客家人的感性與浪漫”展區,
再沿著長廊走,下樓穿越禾埕廣場,
參觀時尚客器展區和茶葉特展區。
要出展區前,可別忘了到主館右方的庭園,
沿著庭園的石階往後走,
可以繞行木棧道,觀賞植物,
這裡和台北植物園的展示方式很像,
都會在植物下立說明牌,
只是植物園偏向解釋植物的科種,
客家園區則是一定要加註植物的實際用途,果然很有客家重實用的作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看完文章想有所回應嗎? 請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