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blog

留言版

2011年7月21日

[show] 劍舞楚天-漆木器

 

[展覽資訊]
名稱: 劍舞楚天-越王勾踐劍暨楚國出土文物展
展期: 已結束
網址: http://www.ntm.gov.tw/tw/exhibition/exhibition_d.aspx?no=25&d=80
相簿: http://album.blog.yam.com/meiphoto&folder=8778473

[小感]

(會場內不開放拍照攝影,圖片編輯自撲克牌組,
版權屬於原出版公司所有)

展區區分為青銅和漆木器,
其實是依循現代展示或收藏文物時的習慣,
為了方便儲藏與分類,依材質來區分,
但實際出土時並不會涇渭分明,
而是通通混雜在一塊。
在此為了方便說明,還是依材質來區別。

九連墩因處地下水中,得以保存木質文物,
因此有相當多罕見而精美的漆木器,
在拼湊先秦生活時,就更加具體了。

首先來看的是一套漆木鼎,
型制上與青銅製的升鼎毫無二致,
可見在祭祀上,不論材質為何,皆可為禮器。
之所以不全用青銅製器,可能是因為材料有限。

戰國漆木龍座飛鳥而這座龍座飛鳥特別之處是在他的造型,
上為楚文化中極為愛用的形象-鳳,下頭踩著一尾龍,
在造型上,飛鳳通常是踩在虎或蛇上,
像這樣踩著龍的,非常罕見。
飛鳳的翅膀是用鹿角所製,木質可能是楠木。
楚人相信鳳可帶著靈魂升天,而鹿角帶有重生之意,
希望藉此形象將墓主帶回陽世,
與他相對應的形象則是木臥鹿。戰國彩漆木臥鹿

玉器的展示以套裝的組佩為一組玉掛飾,
玉器外型多樣,有龍有鳳,圓形叫環,扁的叫佩,
古人佩玉並非單件,而是以組為單位,
再搭上亮珠,組成一套組佩。
在陳列品中,以"三人踩豬玉墜飾"最為特別。戰國三人踏豬玉墜飾

這個玉器呈現三個人疊羅漢,踩在頭野豬身上的造型,
顯然是種雜耍,又名參軍戲,
本來在文獻上,雜耍起源最早能追溯到漢,
現在有了這個文物,就能追溯到先秦時期了。

這套漆木龍耳方壺原為兩件一組,現只展出其中一件,
是禮器中成對使用的酒器,
青銅所製的方壺出土不少,漆木方壺目前卻僅此一套。戰國漆木龍耳方壺
另外還有展出很有藝術性的漆木器,
像是"龍鳳蛇紋漆圓盒",蓋上就是用透雕鏤空的方式,
做了複雜銘文,刻有數條龍蛇。戰國龍鳳蛇紋漆圓盤

還有一件也飾有許多龍蛇,也就是"彩漆龍蛇花瓣盤豆",
造型上龍盤在下,把蓮盤托起,四足中有二踩在尾上,
構成蟒蛇造型,充分體現楚人豐富的想像與創造力,
是本次漆木器展品最精彩的一件。(下圖編輯自導覽手冊)彩紋龍蛇花瓣盤豆

樂器類的文物也很罕見,
古代以材質區分樂器:
金:即金屬,在九連墩裡就是以青銅製的樂器,如編鐘;
石:即石頭,在此就是用石器製的樂器,如磬;
革:即皮革,在此有用皮革繃成的鼓皮;
絲:即絃線,在此以大小和線數區分,如琴瑟;
匏:即葫蘆,古以葫蘆匏瓜做成樂器,如笙;
竹:即木製管樂器,如橫笛直簫;
從這些樂器分類可以看出,古人的樂器都是隨地取材而成。

在金上的展品,最特別的就是2號墓出土的編鐘,
因為保存條件特別,讓九連墩得以保存罕見的鐘架,
是目前出土編鐘中,唯一銅鐘和鐘架都是原件的文物。
研究發現是實用器,因為其音階非常完整,音律也符合中原文化。
(下圖編輯自導覽手冊)編鐘

石的話就是編磬了,展場除了展示文物,
還特地用一套仿製的編鐘編磬,讓訪客親身體驗"金石之樂"。25編罄圖繪

革可以用這套"虎座鳥架鼓"來做代表,
因為原件無法懸掛,此次展出的是複製品。
造型上有兩個鳳鳥騎在虎身上,
鼓旁還有兩隻小虎把鼓托起,
是目前出土裡最大也最精美的虎座鳥架鼓。剪報

絲就一定要談到"琴瑟和鳴"了,
一般以大小和絃數來區分琴瑟,
琴身較小,絃數較少,這次展出的有十絃琴,
前端有根雕而成的辟邪,用以撐起琴身;戰國彩漆木雕辟邪几
瑟身較大,有大共鳴箱,絃數一般為25絃,
這次展出的則是23絃,彈奏時或會擱在膝上,撐起瑟身;
琴瑟的尾端都需撐起,方便共鳴。戰國彩繪23弦漆瑟附瑟架

最特別的還是竹,歷來這類樂器出土不多,
九連墩卻得天獨厚,保有很多竹類樂器,
像是這套杵臼,原為古人加工糧食用的器具,
在此則是用來互擊發出音響,頗似邵族的杵樂。戰國漆木臼杵

其他還有生活類的漆木器,像是几案等,20101120劍舞楚天
特別是這套"漆木梳妝盒",
一整套包括銅鏡、削刀、木篦,
非常方便攜帶。

戰國漆木梳妝盒含銅鏡削刀木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看完文章想有所回應嗎? 請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