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資訊]
名稱: 劍舞楚天-越王勾踐劍暨楚國出土文物展
展期: 已結束
網址: http://www.ntm.gov.tw/tw/exhibition/exhibition_d.aspx?no=25&d=80
相簿: http://album.blog.yam.com/meiphoto&folder=8778473
[小感]
(會場內不開放拍照攝影,圖片編輯自撲克牌組,
版權屬於原出版公司所有)
這個特展的展品都是湖北省博物館的收藏,
所以特地邀請湖北省博物館陳列部主任王紀潮來擔任專家導覽。
當初我還提早去台灣博物館的網站上預約,
當收藏品是你自家最引以為傲的東西時,
講起來會特別有愛,
而果然沒有辜負我的期望。
王老師講解深入淺出,
不管什麼稀奇古怪的問題都能回答的出來,
只可惜當天還有媒體採訪的行程,
所以最後有點被催著結束導覽,
如果時間允許,想必能知道更多展品背後的故事。
展品是陳列九連墩墓室出品的文物,
因為墓室地勢較低,出土物被水包裹著,
減少了氧化和盜墓的可能,
因此出土文物極豐,甚至有其他墓室少見的木製品,
在考古上極富價值。
主辦單位特地將展區分割為兩個,
一邊是代表國之大事的青銅器,
一邊是凸顯工藝技術的漆木器,
這篇文章裡,先來介紹青銅器這個展區。
九連墩是位於湖北棗陽,
當初興建孝感到襄樊的高速公路時,意外發現,
經考古斷定是西元前四世紀的文物,
共有兩個墓室,先發現的2號墓為女性墓主,
1號墓則是男性墓主,
因為離得近,再加上附帶車馬坑,
判斷為楚國的一個將軍及其妻的墓穴。
進入到青銅器展區時,可以發現主辦單位刻意將展區佈置成墓室的配置,
兩邊背板貼著發掘墓室時的照片記錄。
對先秦時代的人們來說,身份的合法性是祖宗給予,
特別對周天子而言,更是天命所在,
所以對祖先和神明非常崇拜,
不只是口頭上、想法上崇敬,
祭祀時更要將最好的東西做為獻禮,
因此會用青銅製成各項器具祭祀神明,稱為禮器。
一進去這個展區就可以看到一個大鼎,
這是祭祀時用來烹煮生肉的食器,
放置的肉不一定是牛肉,從遺留的動物骨骸可以發現也有豬、羊甚至是魚肉,
鼎的耳上足上或有龍飾。
比較特別的是,大鼎旁還陳列5個較小的平底小鼎,
這是楚墓的特色-升鼎。
當生肉煮好後,要用勺子將肉盛放到較小的鼎,再將他按序排列到神明面前,
這就叫升鼎。
升鼎的數目是有階級之分的,
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
我們在這邊看到5個升鼎,就可以知道墓主是大夫階層的貴族人物。
有鼎就會配簋,單鼎配雙簋,所以這邊有4個簋。
相對於盛肉的鼎,簋是用來盛放飯等糧食,
在食器上,展區還有陳列用來裝肉醬的豆、造形像西瓜的敦、歷史悠久的鬲等,
在造型和雕刻上都很值細看。
至於同一個器具,有時精細度差很大,
是因為有功用上的區別,
做為祭祀禮器時,就會極致精美,
做為入葬鬼器時,則就會粗糙籠統。
這邊有個現象滿妙,
會發現很多壺或鼎被放在水盆樣的東西裡,
這種水盆叫做"鑒",是用來盛水等液體的,
在沒有銅鏡的年代裡,這就足以代替鏡的作用了。
但在這邊可不是當鏡子,
而是利用鑒裡的水或冰,來替壺降溫冷藏,
在漫長的典禮儀式上,才不至於使酒變質。
展區還特別展出以青銅器製成的生活用具,
這在出土物裡極其少見,
特別是鋸這類的消耗性器材,
很少能保存到出土。
另外像是用來壓蓆子的鎮,放香草的薰,罕見的青銅製几案,
也都很特別。
其中這個銅人擎燈在造型上特別有意思,
古代照明以油燈蠟燭為主,最上頭的銅盤就是用來放蠟燭的,
底下燈座則設計成一個穿著長袍的男子的樣子,
他手裡還抓了隻鳥,滿有趣的。
在水器上,則是陳列貴族沐浴盥洗時用的器具,
比如說匜,就是貴族盥洗時,服侍的人持以舀水用的。
還有一個5個一組的銅套杯,
看似平凡無奇,瓶身毫無紋路,
但以青銅器的時代,要能做出這樣一個套一個的技術,是十分難得的。
在這麼多難得一見的出土物中,
最特別也是這個展的噱頭的,就是越王勾踐劍。
這把劍劍長55cm,劍身極薄,上有菱紋暗格,
劍格也就是把手處,正面鑲嵌藍色琉璃,背面則是綠松石,
上面寫有左右各四個鳥篆銘文。
右邊是"越王鳩淺",左邊是"自作用劍",
鳩淺音近於勾踐,證實了這把劍與勾踐有密切關係。(下圖編輯自導覽手冊)
劍柄只有金屬短桿,是因為上面原本的木製護手已經腐朽,
本來還帶劍鞘,但這次並未隨展陳列,
至於劍長是受限於青銅材質,
青銅器最佳的延伸度是在50-60cm之間。
後頭則展示與戰爭相關的文物,像是甲冑、車馬器等。
先秦的甲冑以犀甲漆皮為主,對劍傷頗有防護作用,
像這樣數量眾多又完整的人甲冑,是非常罕見的。(下圖編輯自導覽手冊)
車馬器的文物有些造型比較特別,
像是用來固定馬車上的傘的蓋弓帽,
以及鑲在龍頭上用以控制馬的節約,
很可以具體想像當時的馬駕的樣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看完文章想有所回應嗎? 請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