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資訊]
名稱: 大龍峒保安宮/前殿
地址: 台北市大同區哈密街61號
電話: (02)2595-1676
開放時間: 06:30~22:00
交通:(以台北車站為起點)
┌自備交通工具: 台北車站->承德路1~3段->庫倫街左轉->大龍街->哈密街61號
├捷運: 捷運台北車站->淡水線->捷運圓山站2號出口->庫倫街左轉->大龍街->哈密街61號
└公車: 台北車站->鄭州路口669公車站牌->大龍峒保安宮站(可請司機提醒)
(公車資訊: http://yoyonet.biz/egoing/bus/beichi/lanin/669.htm)
官網: http://www.baoan.org.tw/asp/Event/event.asp
相簿: http://album.blog.yam.com/meiphoto&folder=8040750
[本殿資訊]
祀神或門神:
┌武門神-秦叔寶、尉遲恭
└文門神-加冠、晉祿、添花、進爵
屋頂/屋脊/山牆/香爐:重簷歇山式屋頂/雙龍搶珠造型/木行山牆/天公爐
對場:重檐-東側陳豆生VS西側洪坤福、木雕-龍側陳應彬VS虎側郭塔
結構圖:屋頂構造圖/疊斗構件/出檐結構圖/正立面結構圖
[碎碎念]
前殿又稱三川殿,是廟宇的門面所在,
所以所有的工藝技巧的極致,
都會集中在這裡。
前殿不祀神,不過會安一個天公爐在正門外,
以此象徵對天公與諸天神佛的敬意,
正門則以柵欄堵住不讓人通行,
這是因為廟宇以中門為尊,只可由神或至尊通行。
門口有一對龍柱和石獅,
和其他廟宇最不同的是,
一般廟宇的石獅一張口一閉口,
保安宮卻是兩者都張,
是代表一種名叫"牴牛"的仁獸。
除了龍柱之外,前殿的石柱都以方柱為造型,
和一般廟宇慣採圓形石柱大不相同,
突顯保安宮樸拙穩重的風格,
反倒是在礎珠上的變化比較大,
雕飾和造型各不相同,
仔細觀察這些細節,也是種樂趣所在。
前殿在正門和東西兩邊的門都畫有門神,
第一張圖的武門神是張寶春的原作,但彩繪難堪年代折損,
移至後進大樓一樓的雲衷廳保存。
第二張圖為現有的武門神,是由劉家正重繪,不妨來個新舊來找碴。
除了正門的武門神,龍虎門還有四文官,
分別手持官帽、梅花鹿、鮮花、爵杯,
象徵官位、祿位、錦上添花和加官晉爵。
這種用諧音來代指吉祥祈福意味的圖案,
也是廟宇中很常見的表現形式。
前殿的正立面構圖完整,
有水車堵、頭板、身堵、腰堵、裙堵和櫃台腳的雕飾。
水車堵和頭板的圖案被錦旗擋住,難以觀賞,
身堵以"麻姑獻瑞"為主題,裙堵雕飾麒麟。
東西兩側的對看堵則分別為雙龍和雙虎,
對看堵旁設有透雕螭虎窗,四角的蝙蝠象徵"賜福"。
前殿以天公爐為中心,東邊為龍邊,西邊為虎邊,
兩邊互相對映成趣,
龍邊以陳應彬為首,虎側以郭塔為率,
在看似雷同的對稱中,龍虎相爭。
最明顯的較勁在檐廊的木刻員光上,
特別是郭塔,在作品上留下"真手藝無更改"、"好工手不補接"的字樣,
工匠的自傲表露無遺。
接下來把視線往上移,來看看前殿的屋頂。
從側邊看,可觀察出前殿的山牆屬於五行山牆中的木行山牆,
(http://content.edu.tw/competition/96year/web/works/A030020/03-3.htm)
山花的圖案是個倒懸著的罄狀琉璃窗,象徵"吉慶到"。
屋頂的部分,最上頭是大脊,前殿是雙龍搶珠的主題,
廟宇常以水做為屋脊的裝飾主題,取其避火之意。
前殿是把歇山式的屋頂架在硬山式的屋頂上,稱”重簷歇山式”,
因此會有四條直向的垂簷,遠看好像有兩個屋頂,又稱假四垂。
簷瓦的部分是閩南式的紅磚瓦,短而渾圓的叫筒瓦,朝上有弧度的叫仰瓦,
兩種瓦交錯相疊,就可以避免雨水滲入屋內;
筒瓦的末端會以圓形瓦擋住,稱為瓦當,在此以綠色花飾作為花樣;
仰瓦的末端則用弧形瓦收尾,稱為滴水,一樣是綠色花飾。
屋頂上除了簷瓦、滴水、瓦當外,
還有剪黏和交趾陶藝術的爭奇鬥艷,又稱牌頭。
以前殿來說,前殿後方的牌頭上分別有仙姑、仙翁和兩天官,垂脊上還有以三國演義為主題的交趾陶作品,
(由左而右,由上而下,分別為:演義故事、孔明收姜維、華容道、軒門斬子)
更熱鬧的是在重簷裡的水車堵中上演的東西兩邊泥塑、木雕大對戰。
重簷水車堵分東西兩邊,由陳豆生和洪坤福兩個師傅領銜對戰,
用的主題也是三國演義,
一般廟宇在泥塑和交趾陶的故事主題,
經常是選用三國演義、封神榜等有熱鬧武打場面的橋段,
屋頂下人們靜心祈禱,屋簷間兵將廝殺,
想起來也是頗有趣的對照場景。
中樑上畫有八卦太極的圖案,大楣上則以龍鳳為飾;
龍側以龍首作瓜筒,虎側則用鰲魚作雀替。
殿內的斗拱也是故事擠滿滿,斗栱有網目斗拱和相疊的疊斗,
特別是疊斗,栱上有斗,斗上疊栱,
從前殿虎邊的疊斗可以看得很清楚斗拱的層次-三通五瓜,
最下方的員光作用是分擔通樑的負荷,此處飾有木雕故事-薛仁貴巧計攻摩天嶺;
員光上面是大通,樑的最下層,此處飾有彩繪歷史故事-丹鳳朝陽;
大通上面是斗座,因為以獅為造型,又稱獅座;
再往上是二通、三通,和承托的其他瓜座;
最上頭可以看到一個小小人拱著柱子,俗稱"憨番抬大杉",
廟宇還滿多這樣的斗座造型,可能和發洩被殖民的怒氣有關。
最方便觀賞員光的地方,在檐廊的步道上,
以人物或花草為表現主題,
從兩側看,很有錯落的美感。
另外,龍虎門側邊的泥塑造型也很有趣,
特別是虎邊的泥塑,居然還有以洋人為表現主題的泥塑,
在周遭都是中國演義故事的環繞下,更形有趣。
★延伸閱讀:大龍峒保安宮-前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