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blog

留言版

2016年7月10日

[展覽] 千古一帝特展/兵馬俑

(展覽資訊請見前文 千古一帝/楔子)

_■帝國雄兵-沉睡千年的兵馬俑 圖板
在西元1974年,陝西省臨潼區驪山山腳下,連年的乾旱讓當地的居民非常苦惱,地方生產大隊決定在村落附近掘井儲水,竟然在挖掘井的過程中,發現了沉睡了兩千多年的地下兵馬俑軍團。從出土各類兵馬俑的特徵和製作方式,了解秦代的陪葬宿衛軍種及軍陣制度,與當年秦軍的威猛氣勢。

秦始皇陵的發現起源於一場挖井的意外,陵墓區域包含多個墓坑,
本展區主要介紹一號坑與二號坑,除了展示考古照片、墓坑位置圖、代表陶俑外,
特別設置一區模擬兵馬俑出土時破損的樣子,
可以得知兵馬俑的製作並非一體成型,而是分部位製造組裝而成。
而展區中的小角落也以俑頭作為裝飾,不失是種參觀時的小彩蛋。


一至四號坑代表發現順序,一號坑比二號坑大2倍,
士兵均朝東,考古學家認為分屬左右軍。
三號坑最小,加上出土兵俑兵階較高,應為指揮作戰的中心。
四號坑內是空的,考古學家推測應屬未完工的中軍。
秦始皇自即位起就開始修陵,陵內規模之具、器物之多,使得秦陵至死後都尚未完全完工。
陶俑身高均高達180cm,平均三個工匠工時15天才能完成一尊,
總數八千以上的地下軍團就已經極耗工時,
空無一物的四號坑無法來得及完成也很合理。

老楊挖井 圖板
西楊村的農民楊志發,因挖井尋水源而發現陶罐般的器物,和殘破的陶製人頭和斷腳殘臂的陶片。具有保護意識的人民公社幹部立即向當地文物管理部門報告,發現秦兵馬俑的消息到中南海後,立即引起了中央及國家文物局的高度重視。

老楊挖井 短片/照片

【陶俑出土剖面圖】 圖板/俑頭
延伸: 兵馬俑的種類

兵馬俑坑 照片

二號坑 圖板
迄今為止,考古隊已發掘了四座兵馬俑坑,其中有一座是未建成的空坑。而二號坑是一個以戰車和弩兵為主的軍陣,陣心由身穿盔甲的跪射俑組成,他們穿齊膝長襦,外披鎧甲,圓形髮髻,雙目凝視前方,兩手作持弓狀。

二號坑屬於機動的左軍部隊,兵種有騎兵、步兵、車兵,
步兵又分持戈之類的長兵器和拿弩之類的射擊兵器兩種。
持戈的士兵負責衝鋒,拿弩的士兵負責交相援助射擊,
各成方陣又互相穿插,形成陣中有陣、營中有營的多變形軍陣。

二號坑 照片/出土模擬
延伸: 秦始皇帝陵博物館/二號兵馬俑坑

一號坑 圖板
一號坑是一個呈東西向的長方形軍陣,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面積14260平方米(4313.65坪),是最大的兵馬俑軍陣。坑內由前鋒、主體、側翼、後衛組成,軍陣排列整齊嚴密,突顯出秦軍主力步兵的堅強實力。

一號坑 照片/出土模擬
延伸: 秦始皇帝陵博物館/一號兵馬俑坑

一號兵馬俑坑東側軍陣佈局示意圖

一號兵馬俑坑東側軍陣模擬場景

軍陣背後的彩圖可以看到秦時的長兵器,包括戈、矛、戟等,
戈的造型用來設計勾近敵人,矛用來戳刺,戟則兼具兩者的功能。
後面展區還會有實物,屆時再詳細介紹。

延伸: 秦始皇帝陵博物館/秦俑坑出土的青銅兵器

古代軍陣分為中軍、前鋒、左翼、右翼、後衛,
其中後衛是面對後方後退走,以防偷襲。
而規模最大的一號坑屬於右軍,兵種有兩種:車兵、步兵,是主要戰力。
展區模擬坑中軍陣列隊的景象,士兵俑為原尺寸的1/8,
但負責指揮軍陣的高級軍吏俑所在的戰車則為原尺寸的1/2,用以凸顯地位。

秦人全民皆兵,士兵分有披鎧甲的重裝部隊和著布衣的輕裝部隊,
著布衣的輕裝部隊屬於機動性較高的前鋒,位階最低,負責探路,
披鎧甲的重裝部隊則是軍隊主力。
士兵頭上有的綁圓髻,未戴冠,位階較低,
有的梳扁髻,方便戴冠,表示身兼官職,冠的樣式代表不同官階,
由低而高分別為單板長冠、雙板長冠、鶡冠,
中間木戰車上的高級軍吏俑所戴的就是鶡冠。
後面展區還會有關於髮飾和冠帽的介紹,屆時再一併解說。

一號兵馬俑坑東側軍陣俑群
延伸: 秦始皇帝陵博物館/不朽的軍陣

製作兵馬俑 圖板
兵馬俑的製作過程相當複雜,但秦代的陶工在艱苦的環境下,反覆實驗,不斷創新,摸索出一套製俑方法。大體說來,俑頭俑手是借助於模具製成的,俑體部份則純為手塑,這種塑模結合,以塑為主的方法,開闢了秦俑製造的新格局。

從出土照片可以看出,兵馬俑出土時其實是彩色的,
但接觸到外界空氣後瞬間氧化剝落,因此現今所見陶俑僅剩陶土顏色。
而陶俑身上五顏六色的服飾,則說明秦並未像後世一樣統一軍中著裝,
只發給武器和鎧甲,從軍者須自備服裝、髮帶等配件,因此服飾多是家人所備。
至於頭盔則相當少見,可能是因為冷兵器時期多以防禦胸前為主,
對頭的保護比較不在意,除了特定兵種與高級軍官外幾乎不配頭盔。

延伸: 秦始皇帝陵博物館/秦俑的製作工藝

塑型 圖板
兵馬俑製作過程中,俑體是分開完成的,可分為頭、頸、手臂、手掌、身體、腳和足踏板等七個部分。依部位的不同,有的直接用泥條或泥片塑形,有的用模具壓製而成。

塑型 動態立體彩圖
展區搭配凹凸效果與動畫投影,栩栩如生的展示秦工匠製作陶俑的過程。

素燒 圖板
組合完成後,待泥乾後送入陶窯中烘燒,陶匠們會在泥土較厚的部分留下通器孔,讓內外受熱比較一致,使陶俑不易產生變形,如受熱不均勻,有時會出現黑色或外黑內紅的現象。

素燒 動態立體彩圖

上色 圖板
兵馬俑在出窯後一件件由陶匠以手工彩繪上色而成。秦俑彩繪是由褐色有機底層和彩色顏料層構成。主要有紅、綠、藍、紫、黃、黑、白等。多為天然礦物質材料。其中的紫色被認為是人工製造而成,因這種紫色顏料目前在自然界中還未被發現。

上色 動態立體彩圖

組裝 圖板
陶俑的組裝方式,是由上而下逐步疊塑成型,即先製作方型的腳踏板,在踏板上推泥塑造雙足及腿,然後用泥條盤築法製造中空的軀幹,在區看的兩側貼接雙臂。頭和手單獨製作,再與軀幹、雙臂套裝成一體,模子製成後再進行細部的修整。

組裝 動態立體彩圖

二號兵馬俑坑 圖板
二號坑於1976年發現,面積只有一號坑的一半,約6000平方米,二號坑平面呈曲尺形,由四個方陣組成。這四個小陣合成為一個大陣,分則成為一個個各自獨立的作戰單位,合成成為一個大陣,形成了「陣中有陣」的特殊軍陣。

步兵俑 圖板
步兵俑,又分為輕裝步兵與重裝步兵俑兩種,輕裝步兵俑身上無鎧甲,裝束以方便移動為主,多擔任前鋒的角色;重裝步兵俑則身披黑色鎧甲,為軍隊中的攻擊主力,配有武器好方面與敵人進行面對面的格鬥。

步兵俑 短片/照片
延伸: 陶俑介紹

秦武士陶俑 圖板
陶俑頭部右側綰有圓形髮髻,上罩尖頂圓形介幘,陶俑面部英俊,身著齊膝長襦,外罩鎧甲。

秦戰袍武士俑 導覽手冊
通高約190cm屬於輕裝步兵俑。陶俑頭頂右側綰圓髻。身穿交領右衽齊膝長襦,腰束交尾革帶,飾棒狀帶鉤。下穿短褲,腿扎行膝,足蹬齊頭方口翹尖履,雙臂下垂,左手伸掌,右手半握作提弓狀。這種陶俑不戴頭盔,不著鎧甲,裝束輕便,行動敏捷,是秦國輕便步兵的真實形象的紀錄。

ANTENNNA AUDIO語導聽寫 #5 [QR碼for尋秦傳app]
1974年的春天,嚴重的乾旱政威脅著陝西省臨潼縣的西楊村,村民到櫟樹林集體挖井卻毫無所獲,他們決定把井向西移動十公尺,就是這短短的十公尺,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陵兵馬俑,從此展現在世人眼前。策展人何傳坤博士到訪西安時,曾親自訪問過打水井的農民楊志發先生:我就問說,奇怪你那一天為什麼在地下畫那一個圈圈,剛好在那個位置,他說他也不知道啊,只是說那一天他覺得很熱,趕緊在下面畫一個圈看能不能打水井,那這一個圈圈剛好在一號坑的東邊的角落上面,那就是說那一天假如說他的圈圈再移一點點,可能到現在為止,這個坑到現在還沒有可能發現。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座戰袍武士俑,出土自秦陵兵馬俑二號坑,屬於輕裝步兵俑。輕裝步兵俑身上沒有鎧甲,頭髮在頭頂右側束成圓髻,身上的布襖長度及膝,腰部束帶上以棒狀帶鉤裝飾,下身穿著方便移動的短褲,腿部纏上綁腿布。這種不戴頭盔、裝束輕便的士兵,大多擔任前鋒的工作,移動速度快,方便突襲敵人,可以說是秦代輕便步兵形象的真實記錄。

秦鎧甲武士俑 導覽手冊
通高約183cm,出土秦兵馬俑一號坑G11過洞,陶俑頭部右側綰有圓形髮髻,上罩尖頂圓形介幘,介幘後部開有裙口,下口有帶繫扎,使幘緊固於頭上。陶俑面部英俊,蓄雙角下垂的八字鬍,身著齊膝長襦,外罩鎧甲,雙肩有披膊,下穿短褲,足蹬齊頭方口履。陶俑右臂下垂,半握拳,拳心向前。左臂向前微曲,半握拳,拳心向斜上方。背甲上有兩個繫掛箭箙的陶環。據蔡邕《獨斷》記載,「幘,古者卑賤執事不冠者之所服也。」秦俑二號坑出土的戰車上的三名甲士亦戴介幘,可見它是秦國甲士的一種束髮小帽。
該俑屬於重裝介幘甲俑,出土時已破碎成大小不等的碎片,已經過整體修復。

兵馬俑坑內部以隔牆分割,天花板和隔牆排列了木柱,通道鋪青磚,形成"過洞",
本來是可以完美的封閉整個俑坑,但經年累月下的土壤重量壓垮了上方,
因此出土時許多兵馬俑都已經碎成好幾千片,
今日所見的陶俑都是考古學家耗費許多時間重組而成。

秦軍吏陶俑 圖板
頭戴雙板長冠,身穿齊膝長襦,外罩披膊鎧甲,左手前曲伸掌,作持長兵器狀,為中級軍吏形象。

秦戰袍軍吏俑 導覽手冊
通高約196cm,頭戴單板長冠,身穿交領右衽長襦,腰間束帶。下穿短褲,腿扎行膝,足穿方口履,左手伸掌,右手持長兵器狀,神情沉著穩建,是個輕裝的下級軍吏。兵馬俑坑出土的中級和下級軍吏均帶長冠,二者的區別是中級軍吏的冠板上有條縱線分割,成為雙板長冠;下級軍吏則著單板長冠。
延伸: 下級軍吏俑

ANTENNNA AUDIO語導聽寫 #6 [QR碼for尋秦傳app]
平均身高180公分以上的兵馬俑排排站在您面前,是否有種置身於雕像森林的感覺?相較於戰袍武士俑,眼前這尊鎧甲武士俑顯然是肩負第一線作戰任務的重裝部隊,他出土於一號G11過洞。出土時破碎成大小不等的碎片,經過謹慎細密的修復,我們才得以一窺原貌。讓我們從頭觀察,陶俑的頭髮集中向右側束成髮髻,外包一層布巾稱為幘,是秦國重裝士兵使用的一種束髮小帽。他的面部英俊,八字鬍雙角下垂,齊膝長襖上外罩鎧甲,下穿短褲,腳上穿著平頭方口的鞋子。陶俑右臂下垂半握拳,拳心向前,左臂向前微曲半握拳,拳心向前上方,背甲上兩個陶環是用來掛箭的。懂得欣賞秦朝雕塑的人,都不免為這些精細而寫實的描繪動容。策展人何傳坤博士說:你不得不佩服,當時呢在秦代的時候的這些藝術家,沒有名字,可是呢他們一輩子只為了建這個秦始皇陵和這是他的兵馬俑這幾個坑,他可以把他所有的精華的東西整個奉獻給了秦始皇了。
秦陵兵馬俑坑除了普通士兵俑之外,還發現了軍吏俑,按不同的官階,軍吏俑大致可分為:將軍俑、中級和下級軍吏俑三種,俑坑內的中級和下級軍吏俑頭上都戴了長冠,但中級軍吏的冠板上有一條縱線分割,稱為雙板長冠,下級軍吏則穿戴單板長冠。官階較小的軍吏俑除了服裝、頭飾上與將軍俑不同之外,他們的身材一般不如將軍俑體格魁偉,精神氣度上也略有差異。眼前這個輕裝下級軍吏俑雙肩寬闊,挺胸佇立,身上的戰袍自腰以下撐開成梯形隆起,一手舉起彷彿持有兵器,他的神情沉著穩健,表現出軍吏俑勤於思考、勇武幹練的一面,相較於單人前鋒迎敵的武士俑,他們通常負責作戰指揮,是秦代軍隊中智慧型的代表。

跪射俑 圖板
跪射俑的出土,證實了秦始皇的確擁有一群精銳弩兵。他們右膝蓋著地,重心放在右腳跟上,左膝曲蹲,兩眼平視前方;他們手中的木製弩已經因長年埋在地下而腐爛,但考古學家依據他們留下的遺痕復原當時的秦弩,仍然有著驚人的攻擊力。

出土照片可以看出跪射俑身上仍有未完全剝落的彩繪痕跡,
漢武帝的陵墓中也有迷你尺寸的兵馬俑,身上彩繪就保存得相當完好,
這是因為秦陵地下水位遠高於此,地層含水量高,出土時遇新鮮空氣就特別容易剝落。

延伸: 漢代陶俑造型研究

跪射俑 短片
延伸: 秦始皇帝陵博物館/跪射俑

秦跪射陶俑 圖板
跪射俑屬於重裝步兵俑,出土於二號兵馬俑坑東端弩兵方陣的中心。

分跪射俑和立射俑,其實都是站著射擊,以便形成不間斷的兩批射擊,
前一批射完後蹲下讓後一批射,以此類推輪替,互相援護射擊,前用弩後用弓。

ANTENNNA AUDIO語導聽寫 #7 [QR碼for尋秦傳app]
跪射俑屬於重裝步兵俑,目前只有在二號坑發現160件,二號兵馬俑坑是一個多兵種的曲尺型軍陣,由八路身穿鎧甲的跪射俑組成軍隊的中心,在整片規模雄偉的直立步兵俑軍陣中,跪射俑一膝觸地成下跪姿態的造型,顯得特別突出。跪射的姿態古時候稱為坐姿,坐姿和立姿是弓弩射擊的兩種基本動作,坐姿射擊重心穩、省力,而且便於瞄準,同時目標較小,是防守和埋伏時比較理想的一種射擊姿勢。
跪射俑通常在頭頂右側綰上一個圓髻,身穿交領右衽及膝長衣,外披鎧甲,下著長褲,並綁有兩截護腿,腳穿齊頭方口翹肩履。他們的上身筆直挺立,下部是右膝、右腳尖和左腳觸地,三個支點呈等腰三角形支撐著身體,增加穩定感。左臂抱於胸前,手肘放在左膝上,左手四指微彎,姆指翹起,兩手在身體右側一上一下,呈現拿著弓弩的姿勢,為我們展現了秦代弩兵作戰的生動畫面。跪射俑的另一個造型特徵在於,他們身上的甲片衣襬,隨著體態的變化而扭轉流動,工匠們以富有韻律感的線條,使人物的形象更有真實感,連腳上穿的布鞋鞋底都細緻的雕畫上圖案,被譽為是兵馬俑中的精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傑作。

一號坑將軍俑 圖板
將軍俑,大多身材魁梧,髮戴雙卷尾冠,足蹬方口圓頭履,身穿交領右衽齊膝雙層長襦,外披彩色魚鱗甲,或著長袍不披甲,長髯飄洒,昂首挺胸。有的顯得威武大度,雄風逼人,有的顯得滿腹韜略,氣宇軒昂,頗有儒將之風。將軍俑是秦兵馬俑坑中級別最高的陶俑。

秦將軍陶俑 圖板
此俑出土於一號俑坑,身軀高大,一派沉著老練風度,其身份似是秦代的都尉和郡衛級武官。

ANTENNNA AUDIO語導聽寫 #8 [QR碼for尋秦傳app]
目前在秦始皇兵馬俑坑出土的將軍俑共7件,分為兩類,一類陶俑穿著彩色魚鱗甲,雙手握著長劍,或身上配著跨劍站立於戰車後,神情威嚴,一派將相風度;另一類陶俑不穿鎧甲,上身穿著交領右衽雙重長襖,身體粗壯,容貌忠厚沉穩。
將軍所乘坐的戰車上發現有箏和鼓的遺跡,箏和鼓都是軍事用的樂器,用來調整或停止軍隊步伐,因此可得知配備樂器的戰車為指揮車,乘坐其上的一定是擔任指揮統率的將軍了。
眼前這尊將軍俑出土於一號俑坑,頭戴鶡鳥冠,這種有兩個高起的峰的帽冠是將軍專屬。他穿著腳尖翹起的平頭鞋,更仔細觀察,您會發現鎧甲上的甲片比其他人的甲片小,這可能也象徵了他較高的軍階,因為小甲片穿起來一定比大甲片鎧甲舒服,滿符合現代的人體工學原理。
盔甲上有束帶,正面4個,肩上2個,後面2個,是高級軍官才有的裝飾,
甲縫較密,便於活動,稱為魚鱗甲,也足見其地位之高。
不過雖然展區稱之為"將軍",實際上他只是軍階極高的高級軍吏俑,
整座秦陵有7尊這樣的高級軍吏俑,卻就是不見將軍,
考古學家推測可能因為這是仿出巡儀隊的模式,所以將軍不必在列。

車兵俑 圖板
在秦兵馬俑博物館二號坑中,發現了六台輕型戰車,每臺車配有三名士兵,中間是駕車的御手,頭戴單板長冠,官階較兩側的士兵高;他的左右各配有一名手持長兵器的戰鬥士兵,也配著弓弩,無論距離遠近都能夠進行戰鬥。

負責駕車的御手是戰車最重要的地位,因此備受保護,
除了兩側士兵負責護衛,車上也配有各種武器,遠近程兼具,
另外也備有簡易修車工具,戰損時可以快速修復,重新投入戰場。
御手通常身兼官職,官階較兩側軍士高,
可能是因為駕車需要一定的技術性,再加上對戰車而言有不可或缺的必要性。
御手雙手呈握韁繩的樣子,
左右車士一手呈舉長兵器的樣子,一手則呈抓扶車輛橫把的樣子。

車兵俑 短片
延伸: 秦始皇帝陵博物館/秦御手俑

御手俑 圖板
御手俑頭戴雙板長冠,身穿齊膝長襦,外罩鎧甲披膊,雙臂前曲,雙手半握,作執轡狀。古代戰車上的御手負責站在車子最前頭駕馭車馬,御手一旦受傷則車馬容易失控,導致軍隊混亂戰敗,地位非常重要,所以軍隊特別注重對御手的防護,秦代戰車御手大多擁有爵位。

木戰車(駟馬,三人,一車) 導覽手冊
戰車寬約140公分、長約110公分,車上乘坐三人。居中者為御手俑,專司駕車,頭戴長冠,身穿齊膝長襦、外披鎧甲,下著短褲,腿脛縛有護腿,腳穿方口齊頭靴,雙臂前舉,作執轡駕馭狀。而車左俑、車右俑則職司作戰,立於御手俑兩旁,與御手俑相較,車左右俑一般頭不戴冠,鎧甲甲片較大,手則持戈、矛等長兵器。

ANTENNNA AUDIO語導聽寫 #9 [QR碼for尋秦傳app]
根據文獻記載,秦人善於飼養馬匹,遠在夏商周時代,秦人的祖先就被封為鳥獸之官,養馬也是其中主要工作。西周中期,秦人非子以養馬有功,被周孝王封於秦地,也就是今天甘肅省天水縣區域,秦人由此發展壯大,從邊境小國開始,一舉躍上華夏中原的歷史舞台。
養馬這項優良的傳統也被實際運用在秦代的軍事兵制上,目前已出土的秦俑一、二、三號坑中,皆可看見戰車及騎兵的兵制,是秦國強大的軍事力量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眼前這台木製戰車,寬約140公分,長約110公分,以單根直木套駕馬匹。古代四匹馬並排拉車時,中間兩匹稱為服馬,兩側斜挎的稱為驂馬,一般來說部隊戰車通常乘坐三人。您看,坐在中間的叫御手,他頭戴雙板長冠,外披鎧甲,小腿綁有護腿,雙臂向前平舉,手持轡繩,身體微微前傾,神情專注的駕馭著馬車。而左右兩側各站一名車士,車士俑一般不戴頭冠,由此可以推測地位比御手俑略低,身上所穿的鎧甲甲片較大,手持青銅矛或其他長兵器,負責與戰車兩側的敵人搏鬥。

泥塑板/出土照片

【各展區文章連結】
千古一帝-帝王史上的第一人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7/blog-post_9.html
帝國雄兵-沉睡千年的兵馬俑  You Are Here
秦皇禮車-巧奪天工的銅車馬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7/blog-post_74.html
驪山秦陵-黃土下的神秘地宮 http://usemei.blogspot.tw/2016/07/blog-post_28.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看完文章想有所回應嗎? 請留言 ^^